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謝豐舟教授展

此展示會月前參觀過 內容過份擁擠

迎接生命的一雙手--謝豐舟教授回顧展

他有「卑南族血緣」對生命的熱情與原動力
謝豐舟教授出身醫學世家,祖父謝唐山為臺東卑南族人,

是臺灣第一位外科醫生,父親謝伯潛是南臺灣婦產科名醫。謝教授家族見證了臺灣現代醫學發展的進程。謝教授經歷了臺灣從威權到民主的轉變,參與了現代醫學科技的起飛,體驗了電腦與網路世界的出現,目睹了人類基因體定序的完成,在這樣的背景下,謝教授走過了40年的醫療、教育、研究與藝術生涯。

他有「唐吉柯德」大戰風車巨人的傻氣與執著
繼承父志,從迎接生命的婦產科開始,謝教授為臺灣婦產科學開創了新局,拯救許多高危險的孕婦與胎兒,也讓許多新生命免於先天性殘障之苦。經由創立臺灣醫用超音波學會,推廣超音波醫學,讓臺灣所有醫生有可以透視人體的第三隻眼睛,整個臺灣的醫學因此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上醫醫國」是謝教授的一貫信念,就是「藉由建立一種方法或策略,使某種疾病完全消失或減到最少」,在B型肝炎、唐氏症、地中海貧血、連體嬰…等方面實踐了這個信念,謝教授也因此獲得「國科會研究傑出獎」、「行政院傑出科技人才」的肯定。

他有「達爾文」探尋真理發現演化的邏輯與專注
身為大學教授,謝教授一向認為自己是「教育者為先,次為學者,再次為醫 生」,因此在大學教育、通識教育、研究生教育、醫學教育及公眾教育都不遺餘力。謝教授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都有不同的要領,因材施教,也就是「有教有類」。在臨床醫學浸淫數十年,謝教授深覺基礎科學是醫學的基礎,而生物學必須以「遺傳─發育─演化」為主軸,因此謝教授除自己勤於研讀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期刊之外,也開設發育生物學,基因體科學…等課程,並致力於推廣果蠅、斑馬魚、線蟲等模式生物於生物醫學研究的應用。五十歲以後,謝教授從醫學院跨足大學,從事跨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在七個不同的系所擔任合聘教授,也成立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系統生物學研 究中心、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生命倫理中心等校 級研究單位,成為臺大五年五百億計畫的主力。謝教授認為腦科學將是21世紀的主流,因此自2005年起致力於推動臺灣大學的腦神經科學,先後促成了「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以及「臺大醫院臨床神經醫學與行為中心」的成立,成為臺大發展腦神經科學的鐵三角。

他有「達文西」文藝復興人追求完美的人文特質
經過漫長的醫療、教學與研究生涯,體驗人情世事的無常,謝教授認為還是應該回歸「藝術」與「人文」,謝教授更深切體會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除了自己開設「從現代生物學看人類行為」通識課外,還以策展者(curator)的身份致力於「臺大杜鵑花節藝術祭」的推動。此一藝術祭是以臺大每年三月盛開的杜鵑花為背景舞臺,結合「知識」與「藝術」,使藝術的內容更深刻,也使知識 得以用藝術的形式呈現,自2006年推動至今「臺大杜鵑花節藝術祭」已具雛形。
謝教授多年來勤於筆耕,並藉由電子信件與師生分享自己的理念,也常以塗鴉為樂,至今已有數本書籍及畫冊出版。謝教授將所有的手稿及畫作捐贈給臺大人文庫收藏保存。

謝教授一向認為大學的歷史可以反映整個社會的歷史,而大學的歷史就是所有教師大學生涯的總合。自己雖然只是臺大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微小波瀾,不過能「盡其在我」把自己臺大生涯的文物加以保存整理也算是為臺大歷史的累積略盡棉薄。......
前往瞭解展覽資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