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1月7日丘成桐院士主講「邁向卓越之路-哈佛數學之百年歷史」

http://community.ntu.edu.tw/pg/event_calendar/view/315635

1月7日丘成桐院士主講「邁向卓越之路-哈佛數學之百年歷史」!

類型: 事件
所有者: 臺大網路書院
開始時間: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上午09:30
結束時間: 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上午11:00
時區: (UTC-00:00) 卡薩布蘭卡
地點: 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國際會議廳
標籤:

描述:
各位親愛師生同仁大家好,
1982年費爾茲獎(Field Medal )得主,也是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之丘成桐院士,今年再度從哈佛大學到本校數學系訪問一年,他將於103年1月7日假天文數學館國際會議廳發表一場通俗公 開演講「邁向卓越之路-哈佛數學之百年歷史」。丘院士是當代數學大師;除獲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外,他獲得終身成就之沃爾夫獎(Wolf Prize 2010)及其它許多國際上重量級榮譽。他成功解決許多有名的數學難題,包括卡拉比猜想和正質量猜想等。並對偏微分方程、微分幾何、複幾何、代數幾何以及 廣義相對論、弦論等都有深遠的貢獻。這次丘院士將向我們介紹一個學術重鎮的發展史。
從二十世紀以降,數學研究的中心漸漸從歐洲轉移到美國,而哈佛大學的數學系更是這一系列發展的中心。在本次演講中,丘院士將引領我們重訪百年來哈佛數學研究的發展史;回顧它如何從只重教學到邁向卓越的優秀系所,並協助建立哈佛大學的地位。
活動細節如下:
  講者:丘成桐院士(哈佛大學及臺灣大學)
  講題:邁向卓越之路-哈佛數學之百年歷史
  時間:103年1月7日下午5時30分至7時
  地點: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國際會議廳 (地圖如附件)
  茶會:7時 至 7時30分
歡迎大家 踴躍參加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理論科學研究中心 (CASTS)
    活動聯絡人:林先生 (02)33661748
    E-Mail: finy@tims.ntu.edu.tw 聯絡人:
02-3366-2834 林長壽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第3回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八十自述

 2013年林先生80大壽.....當選日本重要研究機構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National Institutes for the Humanities)

的"日本研究功勞"獎.....

第3回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のご案内

当機構では、海外における日本研究のプレゼンスが相対的に低下している現状に鑑み、YKK株式会社様の協力のもとに、海外の優れた日本研究者の顕彰をとおして日本への理解を深めるとともに、海外での日本研究の興隆と促進に資することを目的に、人間文化研究機構日本研究功労賞の授与を行っています。
この賞は、海外に在住し、日本に関する文学や言語、歴史や民俗・民族、文化や環境などの研究において学術上特に優れた成果をあげた研究者に対して授与するものです。
このたび、第3回目の受賞者を国立台湾大学名誉教授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に決定し、下記のとおり授賞式及び記念講演を開催いたします。
平成25年10月吉日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長    金 田 章 裕  


■ 日 時: 平成25年12月10日(火) 15:00―16:30
・授賞式     15:00―15:20
・記念講演 『平安朝文学の中国語訳』 15:30―16:30
■ 会 場: 日本学士院
〒110-0007  東京都台東区上野公園7-32
(TEL)03-3822-2101
■ 講 師: 林 文月(LIN Wen Yueh)氏
■ 定 員: 100名(先着順)
■ 聴 講: 無料 
■ 申込方法: 聴講をご希望の方は、往復はがきまたはE-mailにて「記念講演参加希望」と明記のうえ、住所・氏名(ふりがな)・電話番号を記入し、以下申込先までお申し込みください。
※ 締め切り平成25年11月29日(金)(締め切り前でも定員に達し次第、締め切ります)
■ 申込先 
〒105-0001 東京都港区虎ノ門4-3-13 ヒューリック神谷町ビル2階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総務課 総務係
(Mail) soumu☆nihu.jp(☆を@に変えてお送りください)
24-4_02.gif チラシを見る 5-pdficon_small.gif(PDF形式:3MB)

 〔問い合わせ先
 大学共同利用機関法人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総務課総務係
 (TEL) 03-6402-9200(代)
 (HP) http://www.nihu.jp


鄭清茂老師在主持第一場時期提醒大家:


ふみ‐づき【文月】

陰暦7月の異称。ふづき。《季 秋》「―や六日も常の夜には似ず/芭蕉」
林先生的"八十自述"中預告鄭譯 《平家物語》即將出版





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
    • 開幕時間:2013年9月3日(週二)上午10:30
    • 展覽時間:2013年9月3日至9月27日    特藏組開放時間
    •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展覽區
    •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指導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臺灣文學研究所 兼任教授  柯慶明
    • 聯絡方式:TEL:02-33662342 /E-mail:tulcg@ntu.edu.tw
      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

林文月教授籍貫臺灣彰化,1933年生於上海。就讀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於1993年夏退休,獲臺大中文系榮譽教授銜。其重要學術著作有:《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等,甚受歡迎。
林教授1969年獲國科會補助,前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修中日比較文學,以餘暇撰寫《京都一年》散文集,奠定她作為當代散文名家 的地位。其散文集《遙遠》獲第五屆中興文藝獎散文項獎、《午後書房》獲第九屆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交談》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散文類獎、《飲膳札記》 獲第三屆臺北文學獎。
林教授因研究白居易對平安朝文學影響,在撰寫〈源氏物語桐壺與長恨歌〉論文時,開始了《源氏物語》的翻譯,並因此獲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翻譯 成就獎。其後陸續翻譯日本古典文學名著,尚包括《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亦因林教授在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之諸多成就,日本東亞同 文書院特頒贈紀念賞。2012年以多種貢獻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欣逢林教授八十壽慶,臺大中文系為其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圖書館亦同時舉辦「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展出其手稿資料、畫作及藏書,並播放「午後書房」紀錄片,意義非凡,歡迎各界前來參觀。
 展覽內容分為:
(一)展出緣起
(二)活水源頭
(三)師弟情緣
(四)生平簡介
(五)中古:中、日(學術論著)
(六)始於京都(散文創作之一)
(七)擬古 • 飲膳(散文創作之二)
(八)讀人 • 寫書(散文創作之三)
(九)兩大物語
(十)譯解女性
(十一)書信、評述 







【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時間:2013年9月5、6日(週四、週五)
會議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文發表人:   川合康三、金文京金南喜、朱秋而

           王文進朴泰德、何寄澎、李文鈺、李永求、李光哲、

              李隆獻、沈 冬、、林玫儀、柯慶明、夏曉虹、康韻梅、
              張淑香、張蓓蓓、梅家玲、陳 星、陳昭瑛、黃啟書、廖肇亨、歐麗娟、
              蔡 瑜、蕭麗華


林文月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國際學術研討會
議程表
會議時間:2013 年9 月5、6 日(週四、週五)
會議地點: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2013 年9 月5 日(週四)
時間 主持人 會議內容
09:00-09:30 報到
09:30-09:40 李隆獻
【開幕式】
臺灣大學文學院陳弱水院長
09:40-10:10 李隆獻
【主題演講】
林文月先生:八十自述
10:10-10:20 與會學者合影留念
10:20-10:45 茶敘
場次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第一場
10:45-12:10
鄭清茂
川合康三林訳源氏物語の和歌
金文京 蓬萊文章陶謝筆──謹評林文月教授的日本古典文學譯介
金南喜 老師的第三支筆──林老師,飲酒詩和我
朱秋而
中譯本《源氏物語》試論──以光源氏的風流形象為

12:10-14:00 午餐、小憩
第二場
14:00-15:05
葉國良
張蓓蓓 從中國子學傳統重探《文心雕龍》
朴泰德 孔子的「君子五德」與孫子的「將帥五德」比較硏究
陳昭瑛 荀子的音樂思想:從宇宙論到公共感性的形成
15:05-15:25 茶敘
第三場
15:25-16:30
陳昌明
王文進 三國史的解構與重建──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兩種讀法
黃啟書 由干寶《搜神記》略論災異說之流變
李隆獻 臺灣遺民連雅堂先生的復仇觀
第四場
16:30-17:35
方 瑜
蕭麗華 唐代漁父詞與日本《經國集》十三首〈漁歌〉之比較
廖肇亨 清代中葉詩歌之世界圖像探析
歐麗娟 《紅樓夢》與六朝詩
18:30-20:30 晚宴
2
2013 年9 月6 日(週五)
場次 主持人 發表人 論文題目
第五場
09:30-10:55
黃啟方
柯慶明
遊覽「記」與山水「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的研

何寄澎 應酬與文學──韓愈古文改創的策略與實踐
康韻梅 遊/神仙窟/文章窟──〈遊仙窟〉敘事文體探析
李文鈺 從敦煌到花間──物質書寫與詞體特質的構成
10:55-11:15 茶敘
第六場
11:15-12:20
齊益壽
張淑香 陶詩劄記:家屋三帖
李光哲 謝靈運的出生與幼年考
蔡 瑜 從謝朓詩談中國風景詩的形塑
12:20-14:00 午餐、小憩
第七場
14:00-15:05
王文興
陳 星 林文月及其散文的「白馬湖風韻」
沈 冬
愛臺灣、巍巍立海中間──周藍萍音樂作品中的臺灣想

梅家玲
戰爭、現代性與五0 年代臺灣的文化政治──以婦聯會
「征衣工作」為例的探討
15:05-15:25 茶敘
第八場
15:25-16:30
鄭毓瑜
林玫儀 清季曾詠詩集之整理及其文獻意義
夏曉虹 梁啟超的「常識」觀:從「國民常識學會」的構想談起
李永求 論《鐵凝日記──漢城的事》
時間 主持人 會議內容
16:30-17:40 曾永義
【綜合座談】
與談人:林文月先生、金文京先生、柯慶明先生、何寄澎先生、
王文進先生、陳昌明先生
17:40-17:45
【閉幕式】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李隆獻主任
18:30-20:30 晚宴
◎每場次65 分鐘:主持人發言5 分鐘,發表人宣讀15 分鐘,意見交流15 分鐘





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揭幕 總圖特藏展期至9月27日


去年,林文月教授榮獲第37屆行政院文化獎,今年適逢林教授八十大壽,中文系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圖書館舉辦「林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本次的展覽包含了 12年前展出的所有手稿資料以及2003年、2004年和2007年間陸續捐贈新的創作手稿、翻譯手稿和教學資料首度展出;其他展示包括:林教授的外祖父 —連雅堂先生的親筆手稿(原楊雲萍教授珍藏)、林教授的二位恩師,中文系臺靜農教授和鄭騫教授的手稿、著作一併展出。
圖書館亦將林教授的手稿數位化建置資料庫,目前有235件詮釋資料,近2,000件影像,供讀者直接在網路瀏覽進行學術研究。
文 學院陳弱水院長致詞時指出,林教授自述其所握為:論文、創作、翻譯等三種文筆。創作方面為散文,早已卓然成家;學術研究方面,中國古典文學主要研究魏晉南 北朝、唐代和中古詩歌,同時也是中日比較文學的開拓者;翻譯方面,翻譯了日本古典文學的重要著作:《源氏物語》、《伊勢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 記》和近代小說家的《十三夜》等等。
楊泮池校長也在揭幕時指出,林教授從1952年就進入臺大中文系唸 書,後經研究所,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在本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於1993年退休時,獲得本校榮譽教授,之後在2007年更是獲選為本校傑出 校友。再過幾天,就是林教授的八十大壽,算一算,林教授至少有40年歲月,都是在臺大校園中度過。
而在臺大貢獻所長外,2000年林教授更是將自己學術、翻譯和創作的三種手稿,皆贈送母校留存,為學校的典藏更添光采!今天圖書館舉行了手稿展,後天中文系將為林教授舉辦國際研討會,希望這些活動能夠略為展現林教授的各項成就,並祝福活動順利成功。
林文月教授致詞時神采奕奕地表示:「我兒子說,你要去講八十自述?那不是比胡適多一倍嗎?多一倍有什麼用?反正照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的壞的都留下來的紀錄就是了……」。
林教授翻譯源氏物語5年半66期,只有一卷保留下來,也是捐給典藏組裡唯一一份關於源氏物語的手稿;林教授感謝師生好友多人的關心蒞臨參加展覽,高興的說:「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林 文月教授八十回顧展開幕:2013年9月3日(週二)上午10:30展覽時間:2013年9月3日至27日展覽地點:臺大圖書館五樓特藏資料展覽區主辦單 位:臺大圖書館、臺大中國文學系指導教授:中文系、臺文所兼任教授柯慶明展出緣起林文月教授長年教學不倦,桃李滿門,遍及國際,勤於筆耕,著作等身,中外 知名,方獲行政院文化獎殊榮。欣逢八十壽慶,臺大文學院為其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圖書館亦配合舉辦「八十回顧展」。林教授自述其所握為:論文、創作、翻譯 等三種文筆,其實加上早年習畫,日後時以遣興的「畫筆」,以及多年教書所執的「粉筆」,若仿陶淵明門前有五柳樹而稱「五柳先生」;則林教授手執五種筆,亦 可稱為「五筆先生」咦?
活水源頭
林文月教授,除天資聰慧,沉潛專注,其各種成就,亦頗受家學與師門影響。她的外祖連雅堂先生,不但是《臺灣通史》的作者,本身更是重要詩人兼為臺灣古典詩的推動與編選者。林文月教授為其作《青山青史:連雅堂傳》,陳列中的照片為連雅堂先生伉儷,下坐者為幼年的林文月教授。
臺 靜農教授,早年創作新詩與小說,來臺後亦作舊詩與散文,主持臺大中文系二十餘年,奠定其自由活潑學風,並以書畫篆刻自遣。他推薦林文月教授前往日本京都大 學人文研究所,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的研究,意外促成了林教授寫作《京都一年》,遂有往後長年的散文創作;以及由《源氏物語》起始,終於有意的從事日本古典文 學名著之譯介。
鄭騫先生,為林文月教授研究中國古典詩詞之業師,其古典詩作為來臺諸學人之冠。除蘇東坡、陳簡齋詩集與稼軒詞集等校注,並有「從詩到曲」兼及小說、戲劇方面的眾多學術論著,亦有散文集《永嘉室雜文》等行世。
師弟情緣
林 文月教授《飲膳札記》中時見臺靜農先生的身影。臺先生《靜農書藝集》之編次,亦委由郭豫倫、林文月伉儷任其事。《龍坡雜文》不僅由林教授接洽出版,封面更 以林教授為其所作的素描為主,日後臺先生則書其詩稿成一長卷相贈,如展出者。臺靜農先生過世後,林文月教授亦為其編印了一冊文成眾人的《臺靜農先生紀念文 集》,並為繼編《靜農墨戲集》等。
林文月教授在大學本科時,勤作筆記,並呈業師鄭騫先生批閱,此批珍貴的 筆記本中,藍筆為林教授文筆,雖為筆記,實多自家心得,紅筆則為鄭先生之批示,頗多提示與勉勵,師弟之傳承於茲可見。素描亦為林文月教授所繪。〈溫州街到 溫州街〉則為林文月教授敘述安排兩位師長相見談心之勝事。
生平簡介
林 文月教授籍貫臺灣彰化,1933年生於上海。就讀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以優異成績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於1993年夏退 休,獲臺大中文系榮譽教授銜。退休後,仍應邀前後任教於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捷克查理斯大學等校。其重要學術著作有: 《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等,甚受歡迎。
林教授於1960-1966年間曾為東方出版社,編譯 《聖女貞德》等三種偉人傳記,並改寫《茶花女》等三種西洋文學名著,為少年讀物。1969年獲國科會補助,前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修中日比較文 學,以餘暇撰寫《京都一年》散文集,奠定她作為當代散文名家的地位。其散文集《遙遠》獲第五屆中興文藝獎散文項獎、《午後書房》獲第九屆時報文學獎散文推 薦獎、《交談》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散文類獎、《飲膳札記》獲第三屆臺北文學獎。
林教授因研究白居易對平 安朝文學影響,在撰寫〈源氏物語桐壺與長恨歌〉論文時,開始了《源氏物語》的翻譯,並因此獲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其後陸續翻譯日本古典文學名 著,尚包括《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亦因林教授在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之諸多成就,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特頒贈紀念賞。2012年以多 種貢獻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中古:中、日(學術論著)
林文月教授,自學生時代起,即在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發表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由於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甚受歡迎;因而夏先生編印《詩與詩人》等該刊論文選集,就在作者上署為「林文月等著」。早期論文後以《澄輝集》為名單獨出版。
林教授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魏晉南北朝與唐代。她對曹氏父子、謝靈運、陶淵明等人的研究上,皆能兼用傳記細節與本文精析,發為洞察深入之創見。
後來著重在中古詩歌類型,如山水、宮體、田園、遊仙等詩型的研究,早成後繼研究者之依據。
論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分用「冷筆」與「熱筆」,尤為閱歷有得的睿見。
她同時也是國內最早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的開拓者。她在唐文化與白居易對平安朝文學影響的研究,不但深具學術價值,而且也促成了她日後翻譯日本古典文學經典的龐大事業。
始於京都(散文創作之一)
林文月教授自其旅日遊記-《京都一年》之各篇陸續刊載之後,即以「散文」的創作著稱。她的散文,清新淡雅而韻味深遠,既見溫柔細膩情懷,又顯豐碩學問知見,頗能反映一顆文化心靈的閎美多姿,因而深受讀者喜愛。
她的散文集二十世紀70年代出版者為《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80年代出版者為《遙遠》、《午後書房》、《交談》。此一時期的散文,一方面顯示身為中文人的文化自覺,一方面亦頗多反映「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家居生活與師友、交遊的生命情狀。
擬古˙飲膳(散文創作之二)
進入90年代出版者為《作品》、《擬古》、《飲酒與飲酒的相關記憶》、《飲膳札記》。
《擬古》反映了她拓展散文題材與寫作風格,要突破個人熟習的體式,而承接古今經典之眾多可能的努力。《飲膳札記》更是超越隨園等人的飲食著作,將飲宴的勝會與懷思融入其中,側記了當今的「蘭亭」雅集,也是另一種「世說新語」式的見證。
讀人˙寫書(散文創作之三)
二十一世紀後的散文創作,則有《回首》、《人物速寫》、《寫我的書》、《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等集。
「有德之人,其言藹如」:文如其人,原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特質。
此期的散文,林教授回首平生,於重閱種種經驗之餘,讀人如讀書,期能掌握其精神丰姿,寫書如寫人,必盡作者心意之幽微,令人讀來為之低迴……
先後獲中興文藝獎、時報文學推薦獎、國家文藝獎、臺北文學獎及金鼎獎的推崇與肯定。
大陸、香港等地亦先後出版她的散文選集《風之花》、《夏天的會話》、《生活可以如此美好》、《三月曝書》等。
98年起她應邀為日本《アジアエコ-》雜誌定期撰寫日文隨筆。而其《飲膳札記》之日譯,亦已完成。
兩大物語
紫式部著的《源氏物語》,全書五十四帖,為文字在百萬言以上的鉅著。約產生於十一世紀初,故日本人自詡為世界最古老的長篇寫實小說。不論就日本文學或世界文學而言,皆具崇高地位。
林 文月教授,因撰寫〈源氏物語桐壺與長恨歌〉論文而試釋了首帖〈桐壺〉,刊出後大受歡迎,遂在臺大同仁的敦促下,自1973年4月至1978年12月期間, 在《中外文學》月刊連載66期,將全書譯完,並分成五冊陸續出版,是為初譯版。1981年又逐頁修訂,而於1982年初,出版上下兩大冊的修訂版。
林 教授以豐富的學識,女性的細膩,典麗的文筆,對紫式部娓娓道來的敘事,作了傳神的中譯,並且詳加注釋與解說,俾便讀者深入瞭解。對書中795首的和歌,亦 創出三句式楚騷體的特殊詩型,一一巧妙譯出,更添譯作風韻。初譯版與修訂版的封面,皆由其夫婿郭豫倫先生,利用臺靜農先生的題字,根據內容精心設計,亦是 文壇佳話。
《伊勢物語》為平安初期「歌物語」的代表作品,又稱《在五日記》、《在中將日記》,流傳至今者乃長期增益累積而成,其最早的原型,應在《古今集》成書的905年之前,是為日本最早的古典文學作品之一。
全書以平城天皇皇孫在原業平的和歌為骨幹,加上一些口耳相傳的和歌,進而鋪陳這些和歌的背景或原委,成為145段記事,隱約可見男主角一生的經歷。本書與《古今集》、《源氏物語》二書,同被奉為和歌聖典,深受日本讀者喜愛。
林文月教授的中譯本,出版於1997年2月。林教授不但作了篇幅遠多於本文的箋注與解說,而且親自繪製了素描的插圖。在其夫婿郭豫倫先生的提醒下,更保存了全部完整的手稿以及插畫原稿,現皆已捐贈本校圖書館典藏。中文譯註本的題字與封面設計,仍出於郭豫倫先生之手。
譯解女性
林文月教授於譯畢《源氏物語》之後,又以在《中外文學》月刊連載二十二期的方式,譯出了與《源氏物語》並稱為平安時代文學雙璧之清少納言的散文隨筆《枕草子》。1986年7月完成初稿的刊載;1988年8月重新修訂,並於1989年1月出版單行本。
接著林教授又以在《聯合文學》月刊刊出九期的方式,譯畢了與紫式部、清少納言鼎足而並稱為平安時代三才媛之和泉式部的日記,並自繪插畫,於1993年7月出版《和泉式部日記》單行本。兩書的封面設計與題字皆出自其夫婿郭豫倫先生之手。
除了日本的古典名著,林文月教授的譯筆,亦涉及日本近代女作家樋口一葉的小說選《十三夜》。
林教授早年亦編譯有《聖女貞德》、《南丁格爾》、《居禮夫人》等傑出女性之傳記,並改寫了《小婦人》、《茶花女》等文學名著,在在反映了林教授對於女性典範與女性經驗的關注。
此外,《基度山恩仇記》的改寫與《破天而降的文明人》之翻譯,則反映了林教授雅好傳奇、反思文明的另一面向。
書信、評述
林文月教授的信函,頗似信筆而出,但直抒胸臆,更見性情。不論對師長、友人、以至後輩,都流露出一股溫柔關愛的情意。既寫生活近況,又敘見聞感懷,尤多言及她在國外的寫作、教學等情況,是進一步瞭解其為人與作品的絕佳參考。
書 函中,寫給臺靜農先生的部分,是中文系同仁整理臺先生遺物時發現的,對臺先生與林教授的師弟情誼是一份永久的紀念。給齊邦媛教授的信函,則充分顯現了兩人 的可以閒話家常,以至無所不談的深厚交情。在給柯張二人的書翰中,亦很生動的記錄了她初到國外任教,以及聽聞了鄭騫先生過世消息的感想。
關於林文月教授著作的評論,初步檢索所得,至少計有150筆。此處僅陳列中央日報副刊上對《飲膳札記》的會評。
關 於林教授的訪談、報導亦篇帙眾多,但其中最有意味的是其夫婿郭豫倫先生所撰的 〈林文月的希望〉,對其性情志趣真的是傳神之筆。日本《朝日新聞》分別在1984年與1995年,以「《源氏物語》的中文譯者」與「東亞同文書院紀念賞得 獎人」,兩度對林文月教授作了專題人物的報導。The Economic News亦在1980年,以長達全頁的篇幅,作為一位成功女性的範例,對她的翻譯工作與家庭生活作了詳細的報導。由此亦可見其國際聲望。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回顧臺灣百年民主運動、向望(ǹg-bāng)第四波民主潮

明天也有突破。應周婉窈教授之邀,回台大文學院參加《百年追求》座談會。誠邀各位格友參加。


日期:2013年11月13日(週三)下午2:00-4:3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臺灣與海洋亞洲研究平台
主題:回顧臺灣百年民主運動、向望(ǹg-bāng)第四波民主潮
主持人:周婉窈
與談人: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
議程:
2:00-4:00 座談會
2:00-3:30 由本書三位作者依序發言
3:30-4:00 問答時間
4:00-4:30 茶敘與簽書時間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十月十日,天下為公」(還仲丘公道!- 公民1985行動聯盟‎)


還仲丘公道!- 公民1985行動聯盟


各位朋友大家好 :

為了澄清近來媒體錯誤報導,我們在這邊直接說明活動。我們即將發起一場「十月十日,天下為公」的活動。主題將會是「公民護憲、還權於民」。

現在有個毀憲的政府,我們必須站出來守護憲法。因為憲法賦予我們的參政權,目前是被嚴重限制的。不管是鳥籠公投、鳥籠選罷法、鳥籠不分區立委5%的門檻,都在在限制了人民行使參政權的能力。

我們要求:

1.下修公投法門檻,落實直接民權
2.下修罷免門檻,合理罷免機制
3.下修不分區立委及政黨補助門檻!讓庶民聲音被聽見!

如此憲法才能真正被落實,讓人民作國家真正的主人!
[爆卦] 十月十日天下為「公」媒體報導澄清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929全國關廠工人黑衫軍」/「十月十日、天下為公」公民1985行動聯盟/10月26號(六) 陽明山中山樓

 

 原本這個星期天要召開的國民黨19全代會,因為擔心民眾的包圍行動,會影響到國父紀念館周遭的住戶安全,以及交通,國民黨決定要改期改地點。
根據了解,這個月九二九,已經有三個以上的團體,要走上街頭嗆馬!並且包圍國民黨舉行全代會的國父紀念館。警方研判屆時可能將造成嚴重的衝突,為了避免社會的對立與動盪,馬總統決定取消本周日的全代會,將改到10月26號(六),陽明山中山樓舉辦

 

「929全國關廠工人黑衫軍」/「十月十日、天下為公」公民1985行動聯盟


〔記者陳彥廷/台北報導〕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近期於臉書宣布「九月政爭,十月圍城!」號召白衫軍於國慶日再度上街,舉辦「十月十日、天下為公」的圍城活動,以抗議政府把整個國家搞到民不聊生、遍地烽火。聯盟並哀悼說,「死了仲丘不夠,現在張藥房老闆也走了。」
聯盟要求:「修正公投法、選舉罷免法以及下修不分區門檻!」讓憲法真正被落實,讓人民作國家真正的主人!呼籲所有公民在十月十日當天穿著白上衣一起站出來,讓政府知道,國家還是有超越藍綠的聲音。
聯盟表示,國慶當天,國慶籌委會將凱道、自由廣場、二二八公園跟博愛特區所有場地都申請走,他們只能在濟南路進行,但當天活動結束後,「讓我們一起在博愛特區大散步吧!」

*****
المجتمع · ‏15,511‏ إعجاباً
針對網路上質疑「929怒吼罵英九」分化倒馬力量的聲浪,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暫代「929社運連線」發表聲明如下:

一、我們樂見更多人走上街頭,以政治行動表達對馬政府的憤怒。

二、我們樂見更多團體將我們8/29申請遊行時已訂的主題:「還人民罷免權、反鳥籠公投」列為主要訴求。

三、我們不會單純因為行動發起人的省籍或統獨背景而質疑或否定該行動;「929包圍馬英九」行動也歡迎任何認同本次行動訴求的人參與,不論他的省籍或政治背景屬於那種顏色。

四、對於藍營背景的人,甚至原先的護馬人士,若能挺身而出反對馬英九、批判國民黨,我們更應該樂觀其成,呼籲網友們暫時不要用陰謀論壓抑其行動。

五、我們以激烈手段抗議馬政府已長達一年多,但我們不會因此排斥在馬王政爭後才開始反馬的任何力量,因為馬王政爭也是一種「天賜良機」,讓更多人終於忍無可忍,加入街頭行動。一年多來,我們三百餘老弱殘兵遇到鎮壓也不曾退縮,假如9/29有十萬人寧可經過我們、離我們而去凱道,我們也不懼孤單,相信長期合作的各社運團體會堅持留下,共同完成包圍和威鞋國民黨的目標。

六、關廠的阿嬤、阿公16年來都穿著黑色的「悲怨恨幹」背心抗爭,所以八月底全關發起行動時,提議參與者一起穿黑衣來包圍國民黨;9/18擴大動員會議上,各團體又決定用一個集體公祭、憤怒出山的形式,來弔祭馬政權下冤死的亡魂,黑衣就更符合這個喪禮的意象了。「929罵英九」的主辦單位也呼籲參與者穿黑衣,我們無法阻止,也不會阻止;因為黑色沒人可以獨佔。很多擔心兩者混淆而勸我們改變衣服顏色的朋友,請見諒,我們不會因為黑色被後來者使用,而改變16年來的穿著。我們也要對自己賦予黑衣新政治意義的能量有信心,我們的黑色是血淚、生命和時間換來的沈重力量,不會輕易被一個臨時編派隊伍顏色的意涵所混淆。

七、網路上很多人質疑「罵英九」的動機,我們寧可相信是主辦單位安排的行程太容易引發誤解所致。「罵英九」在「圍英九」之後宣佈,集會的地點在凱道,路權也申請到午夜,卻將遊行的出發地點定在國父紀念館,出發的時間又是下午三點,也就是「圍英九」行動進行當中,「罵英九」的遊行要從「圍英九」的地點出發(雖然後來出發地點改到安和路,時間延後到四點,但時間仍互相重疊、衝突)。這當然造成群眾的錯亂,更看不出社運團體互相配合的善意,也大大抵消了分進合擊的效果,所以也難怪網友不斷提出質疑。

八、要解決這個分散力量的疑慮,我們將拜訪「罵英九」主辦單位,請他們先加入「圍英九」行動,之後再一起去凱道「罵英九」,以免929上街頭的民眾無所適從。「先圍馬、再罵馬」,是互不抵銷的雙贏局面,作為「圍英九」的主辦單位之一,我們一定會在行動結束時,呼籲參加者繼續到凱道接力倒馬、反國民黨的破鞋執政。

2013年9月21日(「全國關廠工人連線」代「929社運連線」起草聲明)





質疑「黑衫軍」動機 白衫軍擬十月十日復出


【張 麗娜/台北報導】資深媒體人葛樹人、本土藝人郭美珠、前倒扁總部副總指揮莊嚴等人下午以「929罵英九怒火聯盟」名義召開記者會,公布「凱道929怒吼罵 英九」活動內容及遊行路線。不過,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人spicycop在PTT發文,質疑該活動是「某黨高層授意」,目的是為了分散民眾,讓當天 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嗆馬活動無法成功,因此白衫軍將會在國慶日當天舉辦「十月十日、天下為公」活動,再度走上街頭。

一位自稱是「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人」,署名為spicycop的網友,晚間在PTT發文指出,「今天一定要出來踢爆這件事情,這位葛先生和紅衫軍前幹部們辦的這場活動,我們非常非常非常懷疑其真實性」。

Spicycop 在文中指出,原本當天是全國關廠工人連線辦的活動,但是據說是有某黨高層的授意,希望這群人出來辦一個活動,把活動辦爛,然後分散民眾,讓當天全關聯的嗆 馬活動無法成功。據說,當天他們的計畫是把民眾用遊行的方式,帶離嗆馬現場的國父紀念館往凱道移動,也希望分散媒體報導的注意力。

Spicycop也說,「這個團體之前也透過某單位希望與公民1985行動聯盟取得聯繫,但是我們已經直接拒絕,希望各位朋友們如果當天要去參加929包圍馬英九的活動,請認明要參加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的那邊,最好去填寫他們的報名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5043834316601/?fref=ts),以利他們規劃活動進行」。

Spicycop 也說,公民1985行動聯盟將會在國慶日當天舉辦 「十月十日、天下為公」活動,詳細內容以及細節,下週起會陸續公布。我們呼籲十月十日當天,所有公民穿著白上衣跟我們一起站出來,讓政府知道這個國家還有 超越藍綠的聲音!大聲宣布 我們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

《蘋果》追查spicycop身份,證實他確實是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言人之一, 但他強調該發文是個人發言,也坦言「沒有證據」,但認為當天已有全國關廠工人的活動,葛樹人等發起的活動時間、地點及訴求都相似,確有可議之處,因為擔心 民眾被有心人士利用,因此才PO文提醒。

對於公民1985行動聯盟的質疑活動目的,葛樹人嚴正駁斥,強調「絕對沒有任何政黨授意」。葛說,每一個發起人都是態度鮮明的人,郭美珠是可以操控的人嗎?目前活動經籌還在籌措中,如有政黨奧援,還需要義賣黑衫嗎?呼籲外界請不要惡意指控、中傷。

【更多新聞內容,都在《蘋果余艾苔》粉絲團】

白衫軍10月10日將再走上街頭,讓政府知道這個社會還有超越藍綠的聲音。資料照片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2013.09.24【台大勞工社×全關連講座】925台大學生社團聲援「929包圍馬英九」行動記者會及校內遊行

【台大全關週】台大校訓「愛國愛人」,台大校友「毀國殺人」
925台大學生社團聲援「929包圍馬英九」行動記者會及校內遊

時間:9/25(三)12:30
地點:台大校門口(記者會)→小福(大新社、榖雨社發言)→活大(濁水溪社、女研社、工會發言)→傅鐘(大陸社、意識報社發言)

當前台灣社會面臨藍綠惡鬥、馬王政爭,人命、生計、家園和憲政秩序不斷崩毀。政府與財團巨賈掛勾,政商集團只顧政治鬥爭,不顧民不聊生。因此,台大勞工社、大新社、大陸社、女研社、台大工會、意識報社、榖雨社、濁水溪社、紹興學程等多個學生社團將響應9/29(日)下午兩點由全國關廠工人連線等社運團體發起之「929包圍馬英九」行動,包圍當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台大學生社團並將於9/25(三)中午十二點半於台大校門口舉行記者會及校內遊行,批判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內政部長李鴻源等台大校友或老師「毀國殺人」的行徑,罔顧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之教誨。

【台大勞工社×全關連講座】
關廠工人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暨「929包圍馬英九」活動說明

日期:2013.09.24(二)
時間:19:00-21:00
地點:活大238室
講者:蔣闊宇(桃園縣產業總工會)

1. 20年前的關廠潮與工人抗爭
2. 「代位求償」的歷史脈絡
3. 勞委會告勞工事件始末
4. 積欠工資墊償制度與勞基法28條
5. 關廠抗爭與勞工政策改革

# 會後請留步,我們將在21:30於活大全家門口進行隔日遊行道具製作。懇請和我們一起戰鬥!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韋伯的「人的科學」的構想 ( 張旺山)


鄭祖邦上傳了一個檔案。
研究群活動預告:
9月6日將邀請清大哲研所張旺山老師進行主講,
講題是:韋伯的「人的科學」的構想。
地點安排在台大台文所324教室,下午兩點開始.
精彩可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前來參加,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


 很有點某些退休/國外教授 updating 味道
這樣短的時間要談大時代這樣多的人物


臺大出版中心 x 誠品臺大||週二人文學術現場
漂泊與跨境:1930-1940年代的臺灣、中國與日本系列講座
  • 講題一
    大分裂時代兩岸文化人的漂泊:許壽裳、陶晶孫與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
    • 主講人: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
    • 主持人:柯慶明(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
    • 時間:2013年8月20日(週二)8:00pm-9:00pm
    •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 活動簡介:1940年代東亞發生了兩大重要歷史事件,即1945年的日本敗戰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夾雜著這兩大事件的動盪時代下,因戰爭、亂離,使得1940年代的文化漂泊,不斷地於中國大後方、淪陷區、「解放區」、臺灣、香港等地反覆循環。本講將以此大分裂時代為背景,討論許壽裳、陶晶孫與天才少女作家陳蕙貞三位兩岸文化人的漂泊經歷與異鄉體驗,並著眼於此「大分裂」背後的非連續性與不完整性的文化接觸之意義探討。
  • 講題二
    前往上海,前往重慶:被遺忘的電影人――何非光
    • 主講人:三澤真美惠(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
    • 主持人:梅家玲(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與中文系合聘教授)
    • 時間:2013年8月27日(週二)8:00pm-9:00pm
    • 地點:誠品臺大店3F藝文閣樓
    • 活動簡介:何非光,出生於日本殖民下的臺灣,曾赴日本求學;1931年懷抱對日本殖民主義的強烈抵抗意識到上海,在上海以演員進入電影界,並以演出反派成名;1937年,何非光前往抗戰時期的大後方,執導多部抗日主題電影。然而,何非光的臺灣人身分使得他在殖民地臺灣、殖民母國東京、國際城市上海、抗戰根據地重慶,都被視為他者看待,不被納為「國民」,而他的個人生命歷程亦為在此一大時代動盪下的漂泊與跨境,作了最清楚的說明與見證。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How Architecture Works: A Humanist's Toolkit

美國的出版業在正式出版前的數月就將完整資料上網.
我是從每日建築版主了解這的

Posted: 09 Aug 2013 09:13 AM PDT
The Shape of Things that Work: The Fourth Architecture
CreateSpace, 2013
Paperback, 102 pages


How Architecture Works: A Humanist's Toolkit Hardcover



<>An essential toolkit for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as both art form and the setting for our everyday lives
We spend most of our days and nights in buildings, living and working and sometimes playing. Buildings often overawe us with their beauty. Architecture is both setting for our everyday lives and public art form—but it remains mysterious to most of us.
In How Architecture Works, Witold Rybczynski, one of our best, most stylish critics and winner of the Vincent Scully Prize for his architectural writing, answers our most fundamental questions about how good—and not-so-good—buildings a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Introducing the reader to the rich and varied world of modern architecture, he takes us behind the scenes, revealing how architects as different as Frank Gehry, Renzo Piano, and Robert A. M. Stern envision and create their designs. He teaches us how to “read” plans, how buildings respond to their settings, and how the smallest detail—of a stair balustrade, for instance—can convey an architect’s vision. Ranging widely from a war memorial in London to an opera house in St. Petersburg, fro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Washington, D.C., to a famous architect’s private retreat in downtown Princeton, How Architecture Works, explains the central elements that make up good building design. It is an enlightening humanist’s toolkit for thinking about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seeing it afresh.
“Architecture, if it is any good, speaks to all of us,” Rybczynski writes.  This revelatory book is his grand tour of architecture today.

Editorial Reviews

From 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Prize-winning architectural writer an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emeritus professor Rybczynski (A Clearing in the Distance) follows in the spirit of Steen Eiler Rasmussen's classic 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 to supply an ideal layperson's handbook on the fundamental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Focusing on th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that define a building, and often calling upon his experience as an architect to illustrate major concepts, Rybczynski vividly explains particulars such as how to read architectural plans and how sunlight figures into designs, as well as discussing issues of style, history, and taste. While the book tends to address structure after structure at a speedy clip, the upshot is a commanding view of the field for beginners. An especially rich example is the walk-through of several designs submitted to the competition for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this not only illustrates how different architects respond to constraints, but also how such competitions function. Rybczynski is not a polemicist, but he effectively argues certain basic principles, and makes a cogent analogy to typography to show how the past always influences the present. Here, architecture is treated as craft executed with prudence and conviction. The author doesn't care much for theories, or buildings that fail to be practical, but welcomes a variety of design approaches, all of which make him a model teacher. 140 b&w illus. (Oct.)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比亞迪代工宏達電 New One

最近,宏達電旗艦機New One在通路熱賣。但你可能不知道,你手上那支白色、充滿金屬光澤美感,讓宏達電翻身的手機,卻是中國「比亞迪製造」。
沒錯,是中國電動車品牌,還大挖鴻海人才,讓霸氣的郭台銘恨得牙癢癢的比亞迪。「電動車廠」比亞迪,搶下台灣指標手機品牌宏達電的訂單。
今年六月,比亞迪在深圳總部召開股東大會,三、四十坪大的會場,被擠得水洩不通。
「產業鏈調整,給了規模代工企業新的機會,這一次我們抓住了,」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對著台下上百名股東宣稱,「包括HTC、三星、還有老客戶華為、諾基亞,都找比亞迪代工。」
「這在業界是一個不是祕密的祕密,」一名華碩主管觀察,「其實可以把比亞迪看成另一個鴻海,資源雄厚,從機構件到組裝服務都能提供。」
一線科技品牌背後的祕密
幾乎和鴻海來往的客戶,比亞迪都搶到部份的組裝生產。一線科技品牌包括惠普、戴爾的低階平板電腦,摩托羅拉、諾基亞的手機。過去許多台廠不願接、利潤極低的低端組裝單,比亞迪都接下了。
但近期,比亞迪竟打入強調自家組裝高階手機的宏達電,而且是重點旗艦機款,當中透露不尋常端倪。
「站在品牌廠立場,找第二來源(second source)分散風險,很自然,」一名宏達電主管透露。他話鋒一轉,「不要小看比亞迪。」
為什麼宏達電找上比亞迪?
今年農曆年前,宏達電裁掉一批作業員,卻在年後找不到足夠的作業員上工。不巧的是,又發生缺料問題,包括手機用機殼,以及原本幫宏達電代工鏡頭音圈馬達的香港廠愛佩儀(APP),量產經驗不足,無法供應。
正想靠這支旗艦機New One翻身的宏達電,十分著急。這個產能缺口,給了比亞迪機會。
王傳福自己出來帶頭搶單。比亞迪和鴻海一樣,有產能優勢,過去IT產線人手不足,立刻就從汽車部門調上百人支援。
三月,飽受New One缺工、缺料之苦的宏達電,找上比亞迪救燃眉之急。比亞迪深圳廠緊急撥出產線,製造缺貨的鏡頭模組,還做旗艦機白色款的金屬、塑膠混合機殼件。
宏達電派了近百名工程師,遠赴比亞迪深圳廠調整、控管產線。
終於,四月底比亞迪開始交貨,讓緊繃的宏達電鬆了一口氣。
高難度金屬件 照樣接單
「New One的手機設計,突破所有台灣品牌的極限。機殼要求的工法不同,金屬和塑膠混合材質的做法,就像你拿一張紙撕成三瓣,黏起來要能平滑,複雜度很高,」一 名台灣蘋果代工廠主管透露。這代表,比亞迪機殼製造的能力,已增強到獲得宏達電的認可。這也帶給金屬殼大廠,可成、鴻準壓力。
「一旦難度高的金屬件都能做,接著像鴻海一樣,提供一條龍的代工服務,也不令人意外,」這名主管分析。
集邦科技產業分析師繆君鼎預估,今年宏達電手機出貨由比亞迪代工組裝的訂單,「有機會達近四分之一。」這包括新上市的New One,還有宏達電將推出的中階手機。比亞迪雖非一線廠,卻搶下高階機種的組裝訂單,和台廠共分一杯羹。
比亞迪的彈性和價格優勢,據聞連台灣雙A的宏碁都動心,也打算將平板電腦,交給比亞迪代工,讓比亞迪成為宏碁供應鏈的一份子。
接連為大品牌加持,比亞迪四、五月的股價突然狂飆。也令人擔心,過去曾以電動車創造高知名度、高股價的比亞迪,是否又是一波炒作。
一名台灣機殼廠主管觀察,比亞迪做金屬機殼的良率,其實不高,平均約三到四成。對比鴻準及可成的良率,平均皆高於七成。
「他做了,代價是多少?這麼低的良率,做了也是死傷慘重,」這名主管不諱言,吃下單和能不能賺到錢,是兩回事。
此外,不同於鴻海,只做製造代工。比亞迪一手組裝,另一手和電信商合作,在通路推自有品牌手機。「這在未來與鴻海爭大客戶代工訂單時,是不利因素,」繆君鼎觀察。「但比亞迪的崛起,對台廠絕對是一個警訊,」一名台灣代工廠的總經理語重心長。原本已是紅海的科技製造業,再擠進一隻中國大鱷,台廠不能掉以輕心。

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Le Poeme de l'Angle Droit) by Le Corbusier /'the acrobat'




Le Corbusier - quotations and other writings - Reocities


'the acrobat'

"the acrobat is no puppet,
he devotes his life to activities,
in which, in perpetual danger of death,
he performs extraordinary movements of infinite difficulty,
with disciplined exactitude and precision...
free to break his neck and bones be crushed.

nobody asks him to do this.
nobody owes him any thanks.
he lives in an extraordinary world,
of the acrobat.
result: most certainly!
he does things which others can not."

poem as dictated by Balkrishna Doshi (a+u)

Balkrishna Doshi(b. Poona, India 1927)
Balkrishna Vithaldas Doshi was born in Poona, India in 1927. After he completed his studies at J. J. School of Art, Bombay in 1950 he became a senior designer on Le Corbusier's projects in Ahmedabad and Chandigarh. In 1956 he established a private practice in Vastu-Shilpa, Ahmedabad and in 1962 he established the Vastu-Shilpa 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Design. He also founded and designed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in Ahmedabad. Doshi has worked in partnership as Stein, Doshi & Bhalla since 1977.
Over the years Doshi has created architecture that relies on a sensitive adoption and refine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within an Indian context. The relevancy of his environmental and urban concerns make him unique as both a thinker and teacher. Architectural scale and massing, as well as a clear sense of space and community mark most of his work. Doshi's architecture provid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s for modern Indian architecture.
References
Dennis Sharp.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e. New York: Quatro Publishing, 1991. ISBN 0-8230-2539-X. NA40.I45. p45.
Resources Sources on Balkrishna DoshiWilliam J R Curtis, Balkrishna Doshi. Balkrishna Doshi : An Architecture for India. New York, Rizzoli, 1988. ISBN 0-8478-0937-4. — Out of print, but you can request an open search for this book at Amazon.com
James Steele. Rethin

 *****
這本詩集及連結圖片很值得我們"參"讀.
我還只是入門.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譬如說本文談到Modulor的圖  似乎在基金會的圖找不到.....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Cover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Le Poeme de l'Angle Droit) is a series of 19 paintings and corresponding writings composed by the influential Swiss architect Le Corbusier. Aside from his seminal manifesto Toward an Architecture,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is considered to be his most lucid synthesis of personal maxims.[1]

Contents

Introduction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was composed over a period of seven years, from 1947-1953. The painting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in seven rows, or "zones" and read across, in order, 5, 3, 5, 1, 3, 1, 1 such that the entire composition appears top-heavy and cross-like. Corbusier referred to this organization as an iconostase, or iconostasis. Each zone, lettered A-G, is assigned a title and corresponding color. Le Corbusier was very interested in classic themes of alchemy, and each piece,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placement in the color-coded sets, draws from and illuminates the dialectic of opposites inherent in alchemical processes.[2]

A. Milieu (Environment-Green)

Green is the alchemical symbol of the primal matter of the universe. Le Corbusier uses this zone as a taxonomy of natural cycles.
A.1. Representative of the cyclical nature of the sun
...the two rhythms
which regulate our destiny:
A sun rises
A sun sets
A sun rises again
A.2. Representative of the water cycle, an important part of alchemy and "a matrix for a dualistic universal confrontation."[3]
      The level establishes where
      stops the descent of the wates
      to the sea
      the sea daughter of droplets
      and mother of vapors. And
      the horizontal defines
      the liquid content.
A.3. Introduces earth symbol, cardinal symbols, and man as procreator. It also is the first passage that directly references the right angle, here as a symbol of life, living and "uprightness".
      Upright on the terrestrial plateau
      of things perceptible to you
      contract with nature a pact of solidarity: it is the right angle
              Upright in front of the sea vertical
      there you are on your legs.
A.4. Uses figure-ground and heavy contrast to remark on the role of chaos in the divide between th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The law of the meander is
      active in the thoughts and
      enterprises of men forming their
      ever renewing avatars
             But the trajectory gushes out
      from the mind and is projected by
      the clairvoyants beyond
      confusion
A.5. Very similar to the actual cover of the work, it is split down the middle and the clasped hands signal contradiction and reconciliation of opposites, which Corbusier stated were the only ways to ensure human survival. In a similar painting, the clasped hands symbolize the architect and the engineer working together.
      I have thoughts that two hands
      and their interlocking fingers
      express this right and
      this left unrelentingly
      unified and so necessary
      to reconciliation.
             The only possibility of survival
      offered to life

B. Esprit (Spirit-Blue)

This zone represents the links between nature, architecture and the cosmos.
B.2. "Le Modulor" - Corbusier's Modular Man, an iconic illustration of proportion, is juxtaposed with a shell, which Corbusier regarded as an archetypal female form. The shell form also embodies the same proportional values as the Modulor, based on the Golden section.
      Its value is in
      this: the human body
      chosen as admissible
      support of numbers...
      .....Here is proportion!
B.3. This is an overty architectural frame. Floorplates and a foundation are clearly depicted, and an owl, a classic symbol of wisdom, is clearly visible in the foundation.
      Cleared of obstacles better
      that before the house of
      men mistress of his form
      takes up her abode in nature
             Complete in herself
      making her case on all grounds
      open to the four horizons
B.4. Another architectural frame which illuminates the concept of the brise soleil through the sun above and the "secret world" below.
      The clock and the solar
      calendar brought to
      architecture the "brise-soleil"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windows of
      modern buildings

C. Chair (Flesh-Violet)

Corbusier's tribute to the flesh consists of more complicated figures representing the animal world and all of its creative capacities.
C.1.
      Some oxen of burden pass
      every day in front of my window.
      Because of being designed and redesigned
      the ox - of pebble and of root
      becomes bull.
C.2.
      They are innumerable who
      sleep but others know
      to open the eye.
             Because the profound refuge is
      in the great cavern of
      sleep that other side of
      life in the night.
C.3. This is the centerpiece of the iconostase, which Corbusier dedicated to his wife.
      Tenderness!
      Shell the Sea has not ceased
      to throw us the wreckage of
      smiling harmony on the shores.
             Hand kneads hand caresses
      hand glides. The hand and the
      sea love one another.
C.4. The center line is quite overt, which may indicate that the image can also be undestood when turned 90°, a practice Le Corbusier was fond of.
      They are but
      half, giving to
      life only one half
             And the second part comes
      to them and fuses
      And good or bad comes to them
      the two
             who met!
C.5. The image of a woman's body with a unicorn's head is a motif that is also seen in the mural of Le Corbusier's Swiss Pavilion at the Paris University Campus (C.I.U.P.), as are 3 other plates from the Poeme.
      The galley sails
      The voices singing on board
      As all becomes strange
      and is transposed
      is transported high
      and is reflected on
      the plan of happiness

D. Fusion (Red)

D.3.
      Do not overwhelm then he
      who wants to take his part of the
      risks of life - Let
      the metals fuse
      tolerate the alchemists who
      besides leave you outside
      the cause

E. Caractère (Character-Clear)

The ascription of the "clear" color frames this zone, which represents light and will reborn in man.
E.2. The complex image of many women and a horse is achieved through phenomenal transparency and separation of color from line.
      The amazons are ready
      to leave to go to come back and
             to leave again and
      to fight combat always
      soldier.
      The amazons are young
      they do not grow old.
E.3. This is the most reproduced image from the series. The motif of the clasped hands seen in A.5. is repeated, along with a crescent face, indicative of the moon.
      Categorical
      right angle of the character
      of the spirit of the heart.
      I mirrored myself in this character
        and found myself
          found at home
            found
      Horizontal vision in front.
E.4. This image recalls some of Le Corbusier's paintings from the 1930s. It is orthogonal, architectural and labyrinthine.
      Will appear I sense it
      the splendor of brut concrete
      and the grandeur which it will
      have had to think the marriage
      of lines
             to weight the forms
             To weight...

F. Offre (Offering-Yellow)

F.3. The symbol of the open hand appears as an "offering", and the interior lines and contours reveal traits and hidden characteristics.
      It is open since
      all is present available
      seizable
      Open to receive
      Open also in order that each
      comes there to take

G. Outil (Tool-Purple)

E.3. The presentation of a "tool" is an analogy to the Philosopher's stone, both the solution and the question, thus establishing the cyclical nature of the work.
      one has
      with a piece of coal
      traced the right angle
             the sign
      It is the response and the guide
             the fact
             a response
             a choice

External links

Notes

  1. ^ Le Poeme de l'Angle Droit. Le Corbusier. Tokyo: GA Gallery, c1984.
  2. ^ Moore, Richard A. Alchemical and Mythical Themes in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Oppositions (Winter 1980): 110-141. Cambridge : MIT Press for Th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 1980.
  3. ^ Moore 117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參觀旅行的教育--以建築師的成長經歷個案為主: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 Corbusier等等。,《‧》:

 這篇是草稿.

 2013年5月受到 賴怡成Ih-Cheng Lai 相簿「 Great Buildings and I 」的提士。我寫兩則補充**


我這次的演講要談建築師的"見學"及其方式



我問YY留學日本 的"見學記" : 桂離宮等是自己申請 ,匆忙從東京趕去京都 (須預約。通常外國人才較可能參訪)。
C. Alexander 的盈進學園則是老師帶去的。


各種Grand Tour
哥德的 義大利遊記


  周遊列國: 皮相 vs. 胸襟恢廓

胡適之先生日記1912.10.13:
下午   往聽一人演說: 此人自言曾周遊列國. 其言亞洲日本中國印度三國風俗 毫無真知灼見.徒皮相耳.
與菲島友人Locsin往訪此間最大寫真館主人Robinson君. 其人曾旅行歐洲 胸襟極恢廓 藹然可親 坐甚久始歸.



將行腳列為禪師的養成方式*


讀日記: 譬如說 Paul Klee的.很難從他的日記看出為來的作品.
19世紀最偉大的日記 AMIEL'S JOURNAL.

GENEVA, April 20, 1849.—It is six years [Footnote: Amiel left Geneva for Paris and Berlin in April, 1848, the preceding year, 1841-42, having been spent in Italy and Sicily.] to-day since I last left Geneva. How many journeys, how many impressions, observations, thoughts, how many forms of men and things have since then passed before me and in me! The last seven years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of my life: they have been the novitiate of my intelligence, the initiation of my being into being.

 可布的東遊記的故事最值得研究。我們必須詳細來談下段文字的許多問題:

 趙辰《"立面"的誤會:建築‧理論‧歷史》北京:三聯,2007,頁62-3 ,出自《中國建築學術的先行者林徽因》,頁46-83

.......在她的 《昆明即景‧小樓》中,有這樣的文字
張大爺臨街的矮樓,
半藏著,半挺著,立在街頭,
 瓦覆著它,窗開一條縫,
夕陽染紅它 ,如寫下古遠的夢。
 ......這段的前一句原來為:"那上七下八臨街的矮樓",而這正是昆明當地沿街常有的矮樓民居,底層高八尺,二樓高七尺。筆者每每在昆明老街巷裡見到這類典型民居矮樓就會聯想到林的詩句,並為之感悟"民居"在''人'的尺度上對這位前輩的觸動,應該是意義十分深刻的。就如當年柯布西埃 (Le Corbusier 1887-1965)在他的"東方之旅"中從希臘土耳其民居中 得到對現代建築模度(Module)的靈感,實在是十分類似的。......



根據1980版的The Modulor 1 and 2 ,土耳其之旅的簡單介紹,在Modulor 1 的頁197-99。實際上作者說他的1911?年的量測不夠細心。

Modulor Le Corbusier的造字,融合法文寸法/模組”(Module)和黃金分割(Section d'or)兩字而成

文献

Le Corbusier, Le Modulor, essai sur une mesure harmonique à l'échelle humaine applicable universellement à l'Architecture et à la mécanique, Éditions de l'Architecture d'Aujourd'hui, coll. Ascoral, 1949, rééd. 1983 (ISBN 978-2-90483301-4)
關於一個和諧的量度--普遍適用於建築和機器之人體尺度
Le Corbusier published Le Modulor in 1948, followed by Modulor 2 in 1955. These works were first published in English as The Modulor in 1954 and Modulor 2 (Let the User Speak Next) in 1958.
ル・コルビュジエ 『モデュロール (1.2)』 吉阪隆正訳、SD選書鹿島出版会、初版1978
1980年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兩本書之合訂本 (580) : The Modulor 1 and 2
The 2004 reprinted box set including both books was printed in a square format using the Modulor with the series twenty seven to one hundred and forty reduced in size to one tenth.[16]

*****Later in 1911, he journeyed to the Balkans and visited Bulgaria, Greece, and Turkey, filling nearly 80 sketchbooks with renderings of what he saw—including many sketches of the Parthenon, whose forms he would later praise in his work Vers une architecture (1923) ("Towards an Architecture", but usua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1966: Le Voyage d'Orient (Journey to the East /The Voyage to the East)

作者簡介︰
勒•柯布西耶(1887-1965年),20世紀最杰出的建築大師,同時也是優秀的畫家、城市 規劃專家和作家。他豐富多變的建築作品和激情睿智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現代城市的面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代表作有︰薩伏伊別墅(1928-1930 年)、馬賽公寓(1946-1952年)和朗香教堂(1950-1953年)等。集中體現他的建築思想的著作是《走向新建築》(1923年)。"

《東方游記》 [法] 勒•柯布西耶 著 管筱明 譯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1月出版 定價20.00元
1911年5月,年輕的畫家、建築師柯布西耶開始了他為期五個月的東方旅行,歷經東歐、巴爾干、土耳其、希臘和意大利。此書便是這次旅行的記錄。全書貫穿著他對東方藝術和生活之美的直觀發現、熱情贊嘆和深邃思索。

這是柯布西耶的第一本書 ,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版的最後一本書(錯誤--- 本書死後才初版)。柯布西耶偉大的藝術征程就從這里開始。體現在他建築設計中的東方元素,對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強調,以及對建築象征性的理解,都可以從本書找到最初的原點。





Swiss-born architect, urban planner, sculptor, painter, and writer Le Corbusier (1887-1965), 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 生前2月將他24歲的關鍵半年之旅遊筆記等交印。1987年美國學者編注翻譯出版,被譽為是Le Corbusier(這是他1920年採取的筆名)百年慶最有洞識力之作品:內容遠比法文本豐富得多: 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 Corbusier, Edited by Iv...
2年前中國出版從法文本翻譯之中文本。不料,出版單位可能完全不知道有好一級的翻譯本(圖數量可能是兩倍;最重要的是校與注),所以錯誤不少(譬如說重要的「聖山」一章:把登山關卡地翻譯成「鎮」 (設鎮應是數十年之後);無法確實指作者引Pisa某修道院的諾亞醉酒之璧畫…….)。
*再舉一翻譯錯誤例:
a letter to friends 近結尾;「….記得在伊斯法罕城見過一幅大壁畫,那是以前從盧浮宮學來的玩藝。畫面上,一些嬌小的女人穿著藍底黃點…….你知道這幅壁畫讓我多興奮呀!……
hc評:作者沒去過伊朗的Isfahan,他指的是他在巴黎臨摹 Mural panel: relaxation in a garden 的記憶 ….mural
*再一"極可能的"錯誤例:在The Danube 一章談到作者對於現代技術的辯護(中文pp. 34-5)。我們拜internet之幫忙,可以一睹Eiffel Bridge(Eiffel Bridge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bouquet, girder


*紀念:Le Corbusier and the Tragic View of Architecture。(王錦堂譯)。台北:臺隆書店。



Journey to the East

Le Corbusier
Edited by Ivan Zaknic
Translated by Ivan Zaknic
Preface by Ivan Zaknic

This is the legendary travel diary that the twenty-four-year-old 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 (Le Corbusier) kept during his formative journey through Souther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1911. In a flood of highly personal impressions and visual notations, it records his first contact with th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that would preoccupy him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and his first sight of the monuments he most admired: the mosque complexes, the Acropolis, and the Parthenon. Le Corbusier himself suppressed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during his lifetime; after his death, the text was released as "an unprefaced last confession."

Journey to the East can be read as a bildungsroman by a young author who would go on to become one of the greatest architec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t is very much a story of awakening and a voyage of discoveries, recording a seven-month journey that took Le Corbusier from Berlin through Vienna, Budapest, Bucharest, Istanbul, Athos, Athens, Naples, and Rome, among other places. Le Corbusier considered this journey the most significant of his life; the compulsion he felt to record images and impressions established a practice he would continue for the rest of his career. For the next five decades, he would fill notebooks with ideas and sketches; he never stopped deriving inspiration from the memories of his first contact with the East, making this volume as much a historical document as a personal confession and diary. Ivan Zaknic's highly regarded translation was first published by The MIT Press in 1987 but has been unavailable for many years.
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 Corbusier, Edited by Iv...

Journey to the East by Le Corbusier, Edited by Ivan Zaknic《東方游記》



以後有空多寫幾篇為什麼英譯本比中譯本好得多.
Le Corbusier 1911年只帶本旅遊手冊和照相機(他認為只是參考用的.遠不如素描和量測重要. 
Planning your summer travels? Explore these destinations before you go! (OUP)
底下兩冊各是《東方游記》一章。可布寫出自己的篇章!


Vienna
A Cultural History





The Danube
A Cultural History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Le Poeme de l'Angle Droit) by Le Corbusier The Poem of the Right Angle (Le Poeme de l'Angle D...

這本詩集及連結圖片很值得我們"參"讀。 我還只是入門,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譬如說,本文談到Modulor的圖,似乎在基金會的圖找不到.....


*****
 安藤忠雄也常談他的世界之旅.

Herbert Simon的遊法以及他的建築/都市計畫學習


業主如何學習?
一個案






朱子論禪家的方法 (胡適 1952 未完稿 ? )
 ()論行腳
…… 聖賢說話,許多道理平鋪在那裡,且要闊著心胸,平去看,通透後自能應變。不是硬捉定一物,便要討常,便要討變。

今也有如僧家行腳,接四方之賢士,察四方之事情,覽山川之形勢,觀古今之興亡、治亂、得失之跡,這道理方見得周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不是塊然守定這物事,在一室關門獨坐便了,便可以為聖賢。自古無不曉事情底聖賢,亦無不通變底聖賢,亦無關門獨坐底聖賢。 ……
   …… 下學只是放闊去做。局促在一隅,便窄狹了。須出四方遊學一遍,這朋友處相聚三兩月日看如何,又那朋友處相聚三兩月日看如何。

安卿,須是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又尚論古之人,須是開闊,方始展拓。 ……

吾友僻在遠方,無師友講明,又不接四方賢士,又不知遠方事情,又不知古今人事之變,這一邊易得暗昧了。

先生餞席,酒五行,中筵親酌一杯勸李丈(堯卿李唐咨)云,相聚不過如此,退去反而求之。次一杯與,曰,安卿更須出來行一遭。村里坐不覺壞了人。昔陳了翁說,一人棋甚高,或邀之入京參國手。日久在側,並無所教,但使之隨行攜棋局而已。或人詰其故。國手曰,彼棋已精,其高著已盡識之矣。但低著未曾識。教之隨行,亦要都經歷一過。 (以上摘抄陳淳錄,己未,1199,冬,在考亭問病時所記,《語類》百十七,一七——二八)

禪宗大師教人,“不說破”只是一個方法。凡看話頭,說無頭柄的話,一棒一喝,都是這個方法。朱子頗賞識這個方法的教育作用,他屢次敘述這個方法。

但“行腳”也是禪門方法的重要部分。朱子七十歲時,在他病中,在他死之前四個月,他特別叮囑陳淳,要學僧家行腳,走遍四方,觀察山川形勢,交接四方賢士,“這道理方見得周”,不可關門獨坐,不要“村里坐,不覺壞了人”。這真是朱子晚年定論。

*****
禪宗在中國:它的歷史和方法 (胡適 1953):

那 些說禪的方法是非理性的,是神秘的,因此也是“絕對超越吾人理解限域”的指評者,對於此一行腳階段——從這一山到那一山、從這一派到那一派、從這一師到那 一師,到處訪師參學的重大教育價值,都未能夠得到適當的了解。許多著名的禪師,都曾化過十年、二十年、及至三十年的時光,行腳到許多大師的會下參學請益 過。
且讓我再拿朱熹所說關於賞識禪家“行腳”的話為例。這們新儒運動的偉大領導者,病倒在床,快要死了。他的得意門之一的陳淳前去看他,並在他的書院中度了幾天。某日晚上,躺在床上的朱熹對他說道:

“…… 今 也須如僧家行腳,接天下之賢士,察四方之事情,覽山州之形勢,觀古今興亡、治亂、得失之跡,這道理方見得周遍。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不是塊然守定這物 事,在一室閉門猛坐便了,便可以為聖為賢。自古無不曉事的聖賢,亦無不通變的聖賢,亦無關門獨坐的聖賢。聖賢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那個事理會不得?……”

現在且讓我們回到行腳僧的話題。所謂行腳僧,只帶一根柱杖,一隻缽孟,一雙草鞋,總是步行。他沿途乞食求宿,有時得到路旁的破廟、洞窟、或被棄的破屋中歇腳。他忍受風霜雨雪的肆虐,有時還得忍受俗人的冷酷。
他 見到了世面,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他在當代許多偉人門下參叩,學習發問,發生大疑。他與同學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就這們,他的經驗日見廣闊,理解日見加 深。然後,某天,當他偶然聽一個女工的閒聊,或聽到一個舞女的艷歌,或聞到一朵無名小花幽香時——是時,他便恍然大悟了!多麼真實! “佛真像一個矢橛!” “佛就是麻三斤!”現在一切瞭如指掌了。 “桶底已經脫落”,奇蹟終於發生了!
於是,他復再度長途跋涉,回到他的本師面前,帶著真摯的眼淚與歡欣,拜倒在從未讓他輕易良師腳下,磕頭答謝。
這就是我所了解的中國禪的教學方法。這就是朱熹的吟味下面的詩句時所領略的風光: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Ih-Cheng Lai 新增 8 張相片到相簿「 Great Buildings and I 」。

Outer Peristyle,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at the Getty Villa 等處我還沒去過. 漢寶德先生寫過. 他們對該區的建設出版過書:Making Architecture: The Getty Center http://hccart.blogspot.tw/2013/03/making-architecture-getty-cent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