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 ;龔鵬程: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

抒情中國論: - Page 99 - Google Books Result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9620434501 - Translate this page
陳國球 - 2013 - ‎Chinese literature
陳國球 099 丙向美典: :高友工 (一)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盟同题(下)》,百只五九—八九。(二)例如徐传翻不能接受颜元叔的新批评一,但邻非常欣赏高友工的渝述,曾娅 ...


成體系的戲論:論高友工的抒情傳統
龔鵬程

    高友工是陳世驤之後最重要的抒情論者,連不輕許人的顏崑陽都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高友工再深入研究律詩的演化,以至中國音樂、文學理論、書法,、繪畫理論等藝術的抒情美典,彰明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其論述體大而思精,於台港地區之中國文學研究的影響既深且遠」。[1]
  但我認為高先生所構造的抒情傳統論,雖體系儼然,自足自適,但用在中國文學的解釋上,卻是一套戲論。
  戲論,乃佛家言,謂方便說、遊戲語也,性質略同於我們一般批評人家講話是胡說那樣。不過「胡說」有全然否定之義,戲論則承認此類言論仍有方便說法之功能。高友工先生本是贊成游戲的,曾說「抒情二字所描寫之境界頗近游戲,游戲的性質則是事實判斷的中止(suspensionh of practical judgment)及強調嬉戲、自容、自足等價值」。[2]如今我謂其為戲論,或許反而符合他的本衷呢!
  由於高先生之說影響太大,以致不少人打著他的旗號胡亂引伸,還有許多根本就是誤解,故底下先說高先生持論之大概,接著再談他何以是錯的。

一、

  高友工先生自己說他由美返台所寫的文章,「是我首次用中文寫些學術性的文章,自然別扭之極」。[3]確實,高先生的文字很蹩腳,理論亦很迂曲,但他所提的抒情精神或抒情美典云云卻影響深遠。只是在這糾繚迂曲的文字中,大家對高先生論點的認知實不無誤會。

(一)由文化看體類

  他的文章,收羅較齊的是大陸三聯版《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4]書前有梅祖麟序,認為高友工的主張乃是由體類論文學:「男人有男人的美、女人有女人的美。所以要談人體之美、服裝時尚之美,先要把所談的人的性別(亦即體類)弄清楚。文學作品也是這樣」「抒情詩和戲曲是中國文學的兩大體類,這兩個體類各有各的美典。書中的兩套文章,一套講中國抒情美典……,另一套就是十年以後寫成的《中國戲曲美典初論》……等」。
  梅氏乃高友工老友,高氏之進入文學研究界,即是由跟梅先生合作論唐詩開始的。[5]此序尤其對高氏之熱愛戲曲多所著墨,說明高氏理論實兼抒情美典與戲曲美典兩部分,分別討論了抒情詩與戲曲兩大體類之美。
  這個提醒十分重要。因為高氏學說之主要影響只在抒情美典方面,文章多於一九七○年代後期返台講學時所發表。一時承聲接響、繼迹踵武者甚眾,抒情美典或稱抒情精神,迅即被視為是足以說明整個中國文學特質的概念。[6]十幾年後高氏再談的戲曲美典則沒這種作用,只被講抒情傳統的人視為一種補充而已。梅祖麟則強調抒情美典與戲曲美典原不過是由文學體類不同而分,隱含的意思便是說抒情美典未必足以代表整個中國文學。其次,謂高所論兼攝了抒情與戲曲兩類,亦可平衡過去談高氏理論時僅重抒情美典之偏。
  但梅氏對他這位老友其實並不了解。他是語言學家,只由體類看問題,故以為高氏所論為抒情詩和戲曲兩大體類之美典。又說高氏還另外談了詞,而詞的美典「與律詩的美典不同」。但這顯然並未窮盡中國文學的體類,因此梅氏說:「此外想來還有小說、變文等以敘事(narrative)為宗旨的體類」。由於高氏沒有充分談及這些,是以梅氏還好心地替高友工解釋道:「中國敘事傳統包括幾個體類?它們是否都有各自的美典?這些沈重的問題不是一本論集載得動的」。
  此即可看出梅先生對高友工後來的興趣、志業及理論實已頗有隔閡。
  高氏固然論了詞又論律詩,可是詞與律詩都屬於他所說的抒情美典。在〈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一文裡,他以唐之律詩及草書、五代及宋之繪畫做為抒情傳統的代表;後來則在宋代補上了詞。〈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一文說小令把抒情美典在時空架構上擴大了、創作活動的層面加深了,到南宋之長調則演化成一種更深刻的形式。〈詞體之美典〉又說長調這一形式之深邃乃是抒情精神之極峰。因此,由體類說,固可云有律詩之美典、詞之美典,但二者其實同屬於抒情美典。
同理,高友工說的戲曲美典,正是敘述美典之代表。小說變文等,縱或另有美典,亦皆可綜括於敘述美典中,〈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一文分析的不就是《紅樓夢》跟《儒林外史》嗎?
  因此,美典有廣狹兩義。狹義地說,每一體類都各有其美典。廣義地看,體類並不重要,抒情與敘述兩大美典並不只表現在抒情詩和戲劇上,故亦不能僅由體類論。
  這才是高友工理論的精義所在。因為抒情美典不僅不限於抒情詩這一體類,甚且根本不限於文學:「自中國傳統的雅樂,以迄後來的書法、繪畫都體現了此種抒情精神而成為此一抒情傳統的中流砥柱」。[7]依高氏看,抒情美典乃是彌漫貫串在整體中國文化中的,成為中國文化之主流或主要部分。因此,他雖分說抒情與敘事兩大美典,可是重點又在抒情而不在敘事。因為:依其理解,敘述美典在中國,最終乃是要消融在抒情傳統中的,此即《紅樓夢》《儒林外史》雖為小說而顯示為抒情境界之故。梅氏對他這位老友的認識,可說路頭稍差,遂爾全不中的。

(二)中國文化的性質

  在〈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篇,高友工說道:「我個人以為這個(抒情)傳統特別突出地表現了一個中國文化的理想。而這種理想,正是在抒情詩這個形式中有最圓滿的表現」,這是抒情傳統與抒情詩這個體類的關係,但接著他就說:

  抒情,從我們以前的討論中看,已說明它並不是一個傳統上的體類的觀念。這個觀念不是專指某一詩體、文體,也不限於某一主題、題素。廣義的定義涵蓋了整個文化史中某一些人(可能同屬一背景、階層、社會、時代)的意識形態,包括它們的價值、理想,以及他們具體表現這種意識的方式。更具體地說,我所用的抒情傳統,是指這種理想最圓滿的體現是在抒情詩這個大的體類之中。

  抒情詩這個大體類包含了律詩、絕句、詞等小體類。由於它們格外能體現此一「理想」,故高氏稱此理想為抒情精神或抒情的傳統。但這個傳統並不只表現於詩詞等體類中,高友工已說得很清楚了。
  相對於抒情精神、抒情美典、抒情傳統的,乃是悲劇精神、敘述描寫傳統、劇劇美典。它亦圓滿表現於西方悲劇中而為另一文化史上的理想:

   既然我們的抒情精神是拿中國的抒情詩傳統作為一個範例,這裡所謂悲劇精   神實在也是隱以整個西洋文化中從希臘史詩悲劇一直到今天的寫實和諷喻性   的戲劇這個傳統為悲劇的範例。……悲劇精神似乎是一種最能傳達敘述描述   傳統中的一種極端性的理想。

既如此,抒情傳統、抒情精神跟敘述傳統、悲劇精神亦可視為中西文化之對比。不過,高友工對此並未深入發揮,只就中國這一面說。云:「無疑地有人會以此推想,我是在以此抒情精神為中國的文化精神,以悲劇精神為西方的文化精神。姑不論這種簡化的公式是否有意義,我個人根本對中西文化比較這個題目沒有太大的興趣」。
  據此觀之,他比較像是做「理想型」的研究,找出兩個對比項,一是主觀面的,即以表現心境為主的抒情傳統;一是客觀面的,即模寫物境為主的敘述傳統,他稱此為兩種基本創作類型。不同的文化,在此基本創作類型中各有偏重,影響到其文學中的體類發展。中國偏於抒情,故抒情詩為勝、抒情傳統占絕對優勢。西方偏於敘述描寫傳統,悲劇則為其極至表現。西方當然也有抒情詩,正如中國也自有敘事傳統(narrative trodition)。可是西方抒情詩未必能極至地體現抒情精神;中國的敘事傳統,高友工也說:「我可以推想的是:在中國,它未見得反映前面所提的一型態悲劇精神」。
  換言之,敘述傳統在中國,可能是不究極的發展,抒情傳統較之更為重要,故高友工後來所論幾乎均集中在說明抒情傳統,講敘述傳統也著重在說明它如何由敘述轉入抒情,形成「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

二、

  因此,論高友工,首先應知他不是由體類論文學。恰好相反,他是說文化或文學的某些傳統傾向會影響到體類的發展。其次,當知高友工不是比較文學或比較文化的進路,只是一種對中國文學及文化的解釋。再者,其解釋,形式上採用結構主義二元對立的對比分析,以確立兩個理想型;內容上,對中國文化的解說則採取當代新儒家的心性論取向。

(一)抒情美典

  他的二元區分是這樣的:語言中分延續與傳移,文學分表現與創造。表現形成了以表現心境為理想的抒情傳統,本體是人的心境,代體是心境的延續;創造指以模仿創造物境為理想的描寫敘述傳統,本體是外在的物境,代體是另一獨立的本體。故描述者一方面描述著外在世界,一方面又創造了一個假想的獨立世界。這時描述者彷彿站在現實之外,亦在其所創造之世界外。反之,抒情者之抒情過程(expressive act)是與其抒寫對象溝通為一的,因為他抒寫的對象正是自我的感情。此即抒情過程與描述過程之分。
  同理,抒情體現了自我與外境的和諧狀態,描述則是自我與外境分離的。傾向於前者的一圈人,其美的理想是和諧;傾向於後者的一圈人,卻是想建立一個「抗衡對峙」的境界,以張勢(tension)為美感。
  又,抒情美典乃表現內心之美典,敘事美典為模仿、寫實之美典。前者是內化的,見諸象意;後者是外現的,訴諸代表。前者重在創作過程,後者重在藝術成品。前者以作品為內心之象徵,後者以作品本身具其價值。前者重視美感經驗本身,後者則是創作目的論的。前者之內容為抒情自我之現時經驗,後者之內容為所創造之人物、觀點等……。
  這一系列區分,所建立的「美典」,指的就是兩種理想型。這種理想型,在不同文學體類或文學史、文化史各階段中並不會完全體現或完全相同,故他另一系列的說明,就必須如上述諸文論詞論律詩論戲曲小說各體類,或如〈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那樣分說歷史各階段的論文。

(二)何以形成抒情傳統?

  依其說明,中國文化文學中抒情傳統是占絕對優勢的。為何如此?他認為形成此一傳統的原因在於中國的心性論:

   中國傳統中……即使對物有所懷疑,對我卻大體上是肯定的,而且是一切哲   學思想的前提。因此屢見不鮮的問題都是此一「自我」的意義,或者說此一   「自我」在何種條件下可以達到某些理想境界?因此「心境」的存在,不但   不予懷疑,而且是生命價值的體現。[8]
   理論上,抒情傳統是源於一種哲學觀點。……它肯定個人的經驗而以為生命   的價值即寓於此經驗之中。……前面早已論及中國傳統中對「心境」及「價   值」的看法,這種看法自然是與此一「抒情」的架構相通的。個人的經驗可   以成為此一具體的「心境」,生命價值即蘊藏於此「心境」之中。[9]
   在整個中國哲學走修身養性這個實踐的道路,正如中國藝術走抒情的道路同   源於在思想史很早即由客觀的物或天轉向主觀的心和我。……牟宗三的《中   國哲學十九講》中以「中國文化在開端處的著眼點是在生命……所以重德」   「根本從頭就是從實踐上來關心」,因此他把這種從主觀上講的形上學叫作   「境界形態的形上學」,與客觀的從存在的講的叫「實有形態的形而上學」   相提並論。而我們對論中國的抒情美典正是從這種境界形態的自我實踐中發   展出來。[10]

王德威曾說:「關於抒情傳統的譜系。除了陳國球所探討的陳世驤、普實克等這一系外,也不要忽略五O年代前後,新儒家學者如徐復觀談中國藝術精神、唐君毅以故國山川的悲情來看待中國文明的重建;另外像是對岸的朱光潛與李澤厚進行的美學論戰、沈從文四十年後才被發現的論抒情文稿,還有像是胡蘭成的論述。這些意見在四、五O開始浮出地表,形成一個大的脈絡,而尤其在隨後的台灣地區影響深遠」。[11]話講得不錯,但談高友工的思想淵源,不能如此氾濫,應就其直接有關係者說。這個關係就是當代新儒家,而此一關係卻從來沒人好好談過。
  高友工多次提及他對中國文化的解釋師法徐復觀先生之說,[12]上述引文也表明了他還參考過牟宗三先生不少著作,對唐君毅則無太多取法。徐牟論中國文化,皆以心性論為大本主軸。高友工由此獲得啟發,故曰中國思想史很早即由客觀面轉入主觀面,重視內在的個體生命。他認為這種內化的視角,與「抒情」之著重表現內在自我心境是同構、同源的。抒情傳統形成之早,以及它在後世勢力之所以那麼大,均與此一文化之內在理路有關。
  這是指抒情傳統形成的原因,形成抒情傳統的原因既與整個思想史的內涵及傾向有關,則抒情傳統之內涵當然也就跟中國思想哲學所強調者相同了。
  例如高氏說在抒情傳統中核心要義是在個人心境裡實現其理想,此一理想即自然、自足、自得、自在之精神實現,亦即體現為和諧。故抒情體式之一重要條件便是能達到主客合一,個人心境能在其他人心境中繼續存在,則是藝術創作的一種理想,可與立功立德相比。此種立名之名言,乃是全體人格之表現,故風格與人格相通。……。這立功立德立言、主客合一、自在和諧、人格通於風格等等,不都是新儒家所詮釋的中國思想基本特徵嗎?抒情傳統所顯示的,也就是這些特點。

(三)抒情傳統的歷史發展

  依高先生早期的看法,這樣的抒情傳統,也和思想史一樣,乃是在很早就已確定是這麼個走向的,故〈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篇說:「我個人以為中國抒情傳統從《詩經》開始就在有意無意地建立一套有豐富象徵意義的直覺形象的典式。這屬於中國詩語言的專題,將來另文再詳論」。
  但他後來並沒有如陳世驤那般,以《詩經》為抒情傳統的開端,專門著文申論之。[13]甚且他根本脫離了語言或詩語言的範疇,改從文化史的角度來談,不再扣住《詩經》,也不由語言說起。
  〈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一文認為先秦兩漢是抒情美典的萌芽期,本期以音樂美典為中心;六朝為奠基期,以文學理論為中心;隋唐為實踐期,以律詩草書理論為主;宋元為綜合期,畫論把前此各偏一隅之理想綜合之。
  〈試論中國藝術精神〉一文賡述此義,且謂此說與余英時「中國文化的四次突破說」恰相呼應。[14]第一次在春秋戰國,「最典型的抒情藝術形式實在是在音樂」。第二次突破在漢魏之際,五言詩出現及〈文賦〉《文心雕龍》等文學理論確定了抒情美典的匡廓。第三次突破在唐宋之際,律詩絕句重新回到音樂的詞體中去發展,繪畫更提供了一個新的理想形式。不過,盛極而衰,「抒情美典在此正宗畫論裡完成了,但也葬身於此了罷!」第四次突破便不再是抒情美典本身的發展,乃是抒情的內向性美典,與戲曲的外向性美典由對峙走向結合,由《牡丹亭》到《桃花扇》《長生殿》,小說到《紅樓夢》《儒林外史》,成為高峰式的總結。清代詩詞雖然也很盛,但「作為一個傳統,也許只是一個無根之蘭」,不足多敘矣。
  在這種文化史描述中,早期的音樂,乃是既與禮相通,又與詩、歌舞蹈結合的一個綜合形式,故不僅是「詩語言」的問題。相反地,「詩言志」只是整個音樂活動中之一部份,正因「言之不足」,所以才要「聲依永,律和聲」,乃至足之蹈之。言為何會不足呢?高友工說:言是代表性的,音樂則是象徵性的。前者是「外」的語言,後者才是「內」的語言。
  早在〈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高友工即曾用「詩言志」來概括抒情美典,云:「這一套……美學思想可以以中國傳統上對『言志』的一種解釋來做為典型代表」。但到這時,「詩言志」卻顯然已不能荷此重任。之所以如此,是因高友工已覺得語言本身有問題,抒情傳統不該由詩或文學講,而將其開端歸予音樂:

   是因為文學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要依賴語言文字的,而語言文字的最大特性   是它的代表性。因此文學很難獨立於哲理或史錄之外,散文的辨理和紀事的   功能顯然壓過了它的文學性。詩歌不僅《詩經》是如此,即如《離騷》     ……,明確的是為了『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怨而寫。因此這類文學反而   導引了兩漢以夸飾為主的大賦」。[15]

反之,音樂「因為它不是代表性的寫實材料,而是象徵性的抽象材料」,故成為最典型的抒情藝術形式,自春秋戰國以降四、五世紀,只有音樂理論在美典上有不斷的發展。[16]
  據此,高友工認為抒情傳統開端雖早,但在文學的表現上卻甚遲,漢代文學理論只是政治哲學之附庸,賦是對外的舖寫,散文的紀事功能也大於抒情功能,要到〈古詩十九首〉出現,文學上的抒情傳統才算奠立。過去文學史上也有抒情之作,但都有具體之對象,故為贈答體的抒情,古詩十九首才開創了內省的抒情形式,為爾後詠懷、感遇之開山。
  漢末魏晉之文學理論也同樣由社會功能面轉向個體生命。〈文賦〉即文學理論走向抒情的宣言,文學的重心由作品移向作者,討論作者「為文之用心」。到《文心雕龍》,講神思、講情文,對「內化」與「象意」這兩個抒情的核心原理有更深刻的闡述。唐代乃是魏晉以來第二次突破的收場,律詩和書法即是它的表現。律詩完成了在詩歌形式中體現「意」的結果,書法則以其楷或草體現「氣」。因此,在書法中,文字乃是象意的媒介;在詩中,律詩本身就是內省的形式。
  唐末的突破,帶來抒情美典的發展,高友工在〈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試論中國藝術精神〉裡是以文人畫來說明的。只談文人,而不再討論其文學。直到〈小令在詩傳統中的地位〉〈詞體之美典〉等文才做了些補述。大意謂詞改變了詩的齊言與句聯形式,產生了新的節奏,因而把抒情美典在時空架構上擴大了、創作活動的層面加深了,由小令到長調,乃愈來愈成為一種比詩更深刻的形式。
  元明以來之小說戲曲,高友工認為那基本上屬於外向美典,以外現、想像為其原則。其來源則是快感、娛樂、口語使用、禮儀功能等,與抒情傳統恰好相對。不過這個美典後來又受抒情傳統之影響,逐漸變為抒情的。
  這就是抒情傳統歷史變遷或階段性的說明。



[1] 顏崑陽,〈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抒情的文學史」國際研討會,臺大、政大,2009年4月25日。
[2] 高友工,〈中國敘述傳統中的抒情境界〉、〈中國之戲曲美典〉等文,收於《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2008年)。
[3] 高友工,〈自序〉,《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
[4] 但仍有遺漏,見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有工抒情美典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十期,2008年12月。這是目前論高氏學說最詳悉準確之文。
[5] 高友工與梅祖麟合作的三篇論文,發表於一九六八、六九、七一年,七三至七六年,分別刊於《中外文學》,為高氏返台講學之契機。
[6] 當時高友工只發表了〈文學研究的美學基礎〉、〈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下篇,時在一九七八、七九。但因當時他也在清華講課,蔡英俊、呂正惠受其啟發,對其說多做發揮,才造成廣泛的影響。一九八二年呂正惠〈形式與意義〉、蔡英俊〈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均發布於蔡所主編的《抒情的境界》中。該書及其姐妹篇《意象的流變》,可說即是一個運用當時所理解的抒情傳統理論來具體解析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史的範例。我也是其中主要作者之一,故亦頗有人把我列入抒情傳統論述的譜系中。但該書在聯經出版公司印行時,高友工對戲曲美典、小令詞,乃至抒情傳統在中國文化史中之發展等文,其實都還沒寫出。故高氏雖為抒情傳統某些說法的創造者,其學說反成於其理論已流行之後甚久,這是很多人未注意到的。
[7] 高友工,〈中國文化史中的抒情傳統〉。
[8]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
[9]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
[10] 高友工,〈中國文化中的抒情傳統〉。
[11] 王德威,在「抒情的文學史」國際研討會,綜合座談(2009年4月25日)上的發言。
[12] 但高先生論藝術精神其實逈異於徐先生,這一點,兩個人都未能察覺,故徐氏甚至說高氏論文學研究之美學基礎一文,乃其來台後所見到最好的文章,高則說他論中國文化師承徐先生。可是徐先生所談的藝術精神,不論從孔子說或由莊子說,都有一個自我提升或轉化的歷程及工夫,如孔門的克己、歸仁,孟子的養氣,莊子的心齋坐忘。高先生論藝術精神只說抒情,而抒情只涉及經驗。無論其「經驗」如何解釋,均無心齋坐忘之類工夫義。
[13] 高友工的抒情傳統論與陳世驤的抒情傳統論差別甚多,但絕少人注意,大抵皆混用之,包括蔡英俊論抒情傳統也仍由《詩經》講起,與高先生不同。
[14] 余英時先生論哲學的突破,係受雅斯培啟發,本來只談了春秋戰國軸心時代一段。一九八一年我在〈唐傳奇的性情與結構〉一文中把中唐列為另一次哲學的突破,余先生可能又轉受我之影響,也可能另有所見,才講「中國文化的四次突破」。不過,雅斯培的軸心時代哲學突破說,本身是有大問題的,我們當時使用,都有點「託古改制」的味道,並不嚴謹。對雅斯培理論的檢討,另詳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第十二講,(北京:北京大學,2006年)。
[15] 高友工,〈中國文化中的抒情傳統〉。
[16] 高友工,〈論中國藝術精神〉。

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漢清講堂】 10月27日:巴壺天 (林義正);資宗筠其人其書 (陳健邦 (Ben Chen 方寒星))、 行善與公益blog (鍾漢清)

感謝林義正老師來談巴壺天老師與其著作,包括《禪骨詩心集 》(台北:東大)。巴先生認為,數千則公案都是可解的,不解的是"藏拙";我請教他使哲學 vs 修行,他12.2要去師大通識談【壇經】,我請教他些問題;他帶來6本巴老師的著作,我要求留下4本,讓我研究一番。
陳健邦 (Ben Chen 方寒星)先生介紹中國一流的公共知識人,談:資宗筠其人其書,內容多第一手的經驗,有意思的是,資宗筠三姊妹 (或丁肇中三兄弟)的名字,分別有"中、華、民"三字,如果第四位,現在中國人都猜是"族",其實是"國",可見"想像的共同體"的威力......
【漢清講堂】10月27日

日期:10月27日(周四),10:00~ 12:0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電話:(02) 2365012主辦:漢清講堂
主題:
( HC為與談人)
林義正談巴壺天老師與其禪骨心集 》(台北:東大)




陳建邦談:資宗筠其人其書

陳樂民、資宗筠的思想和著作 (或許偏重《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一脈文心《學海岸邊》 (陳樂民,資中筠) 《感時憂世》等資中筠自選集/ 沒有法治的反腐難言樂觀
  27日 又討論"啟蒙"為不少公知認為最重的事;
  討論題:"因為中國吳基督教傳統,所以在百年之後,民主仍不太可能。"

28日:王丹网站 Wang Dan's Page

很多港台民主人士,對中國民主化興趣不大,認為根本不可能。所以也不願意給予支持,甚至提出“那是你們的事,與我無關“
我認為,第一,這就是一種民主的傲慢;
第二,這就是需要對中國加深認識的地方。
第三,這是選擇性接受普世價值,不應該。


--Ben Chen  2016.10.28
昨天,作客漢清講堂,我有提到,資中筠曾經到過台灣一次,在陳毓鈞的安排下到文化大學做了一次演講。她本來也想到新竹的清華大學看看,但是陸委會的人員不同意她到台北之外的地方活動,而未能成行。查了以下資料。
(下文,有些錯字)

陳毓鈞家族兩岸血淚 大姑丈抗日臥底判漢奸 陳毓鈞小檔案 出生 : 1951 年 11 月 學歷 : 輔仁大學法律系、文化大學陸研所碩士、美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碩士、博士 經歷 : 文化美研所所長、行政院顧問、陸委會諮詢委員、 1996 年林洋港競選總統總部發言人 家庭 : 堂姑...
HANCHINST.BLOGSPOT.TW


陳毓鈞、林洋港、謝廉清
(林洋港是陳毓鈞的堂姑丈,他的大姑丈謝廉清早年加入共產國際,與台共創始人謝雪紅等到莫斯科求學,謝廉清曾參加抗戰時期由日本人操控的「華北政務委員會」,還幹到實業部長的位子)
(另外查了其母林月娟
林月娟女士於1930年11月23日在南投縣風光明媚的埔里鎮出生,排行老五,自小聰穎敏慧,甚得父親喜愛。小學畢業後,考進中部地區頗負盛名的彰化高等女子學校就讀。畢業後在埔里彰化銀行工作,後嫁給甫從北京、青島求學歸來的陳炎坤先生。
1962年離開埔里,北上台北工作。先後擔任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株式會社駐台辦事處副處長,國際工商傳播公司國外部經理,中華電視公司業務部經理,國華廣告公司副總經理,至誠廣告公司董事長,中興保全公司發起人、監察人,台新國際商業銀行發起人、顧問,日星化工公司(沙拉脫)顧問,晶華酒店顧問,台北高爾夫球場監察人,彰化女中北區校友會會長,台北市南投同鄉會常務理事,志誠高爾夫球隊創始人,南陽大廈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精明能幹,事業有成,熱心公益,博得「女強人」、「女中豪傑」之稱號。
林女士於1988年即到大陸各地參訪,推動兩岸交流。她和當時中共中央台辦主任楊斯德,以及民革中央副主席賈亦斌成為好友,並獲得楊尚昆主席與江澤民主席的接見,對她推動兩岸交流,表示讚賞。林女士在與大陸知名人士交往中,如黃菊先生、王兆國先生、陳雲林先生、林麗蘊女士、鄧榕女士、王軍先生等,都一再強調兩岸應該和平相處,不能打仗的精神,獲得大家的共鳴。
林女士的夫婿陳炎坤經營日星化工公司45年後退休,以九十高齡仙逝。長男陳毓鈞博士,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為兩岸知名學者,台灣漢青大陸研究獎學金創辦人,北京漢青兩岸暨中美關係研究所獎學金創辦人。長女陳毓玲在美經商有成。媳婦趙梅現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兼北大《國際政治研究》特邀執行主編。女婿葉泰亨在美經商並投資大陸賜昌鞋業公司,長孫陳家誠現就讀北京大學醫學院。大孫女葉亞維自美國賓州大學畢業後,現和夫婿Anthony Cox共同經營商業設計公司。小孫女葉亞琳於美國史坦福大學畢業後,現在密西根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
廣告為林月娟女士一生的志業,生前長年在中國文化廣告系設立獎學金以獎勵品學兼優學生。林女士臨終之前,依其心願和叮嚀,明年起將在全國六所大學的廣告系,設立「林月娟廣告研究獎學金」以鼓勵後進,嘉惠學子,並發揚她生前所提倡的「至誠人」精神。)


~~~~~ 鍾漢清 準備介紹: 行善與公益blog 、可討論:


********研究 曹永洋 {歷史人物}、{曹永坤}、談胡適的{四十自述}及牟宗三的{五十自述}、
{高中生能懂得的科學、技術、哲學}:羅文森 {生活化學}(10.26)
{Art & Design}:東山魁夷 (hc 10.26)、歐美的Brutalism
{日本人物}:柳田國男、
{譯藝}: 談雙關語 (張華、10月1日{譯藝獎}專題)
 {Management 管理學新生};blog掃描
{行善與公益}:{人文推進獎(專題)10.1 }、blog掃描
{漢語人行道}、{佛典與台語}:

台灣的機會? 中國進一步加強對各類非政府組織(NGO)的管控,讓境外NGO無法在中國生存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 新加坡模式"篇、"民主" 篇、 "混亂"篇 :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



你還記得這些不同的情境研究法嗎?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六:混亂

共產黨無力應對中國的社會、政治和經濟領域難題,失去對局面的控制。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春節期間,中國發生人民起義。導火索是北京一個名叫張悅的女保姆的自殺事件。她在遺書裡寫下了自己的雇主、一名省政府高官是如何虐待她的。在春節到來之前,這名高管拒絕發放工資,並且不允許她回鄉與家人團聚過年,就這樣,張悅從一棟高樓上跳了下來。
這封遺書很快曝光,在審查機構和國安人員做出反應之前,民眾自發的聲援運動已經組織形成。喊著"我是張悅"的口號,人們抗議貪污腐敗和濫用權力。示威者在試圖衝擊政府大樓的時候,與警方發生了流血衝突。保姆張悅的命運遭遇只不過是一星火花,但是它卻引起民眾當中多年來累積的憤怒情緒大爆發。中國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貪污腐敗、食品安全醜聞還有災難性的生態環境使得人們對政府的信任動搖。赤裸裸的現實揭穿了國家宣傳機器的謊言。中共領導層不僅失去了民眾的擁護,而且在自己的陣營中也在失去支持。黨已經不再是無所不能,而是病入膏肓。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共產黨失去了對全國局勢的控制。自從毛澤東時代結束以來,北京始終把維持社會穩定作為最高任務--而國家控制力的崩潰則被政府描述為災難性場景,並用它來為自己在一黨專政體制下使用壓制性的統治手段提供辯護。至於中共是如何逐漸失去權力的,在這一場景設定下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這種權力的喪失並不一定是像中國之前所鼓吹威脅的那樣,回到文革時代的混亂;可以想像的是,一些省級政府、部委、黨內派別或者軍事單位宣布獨立,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不管具體情況如何,中國之前一度建立在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基礎上的穩定秩序都會土崩瓦解。
經濟發展
國家行動能力的喪失也導致經濟崩潰。政府之前一直用來直接控制關鍵行業領域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陷入癱瘓。國有銀行對資本的分配,對關鍵產業的資助扶植,對技術發展的激勵,由北京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方案--只要曾經強大的國家干預能力不復存在,這一切立刻成為泡影。外國企業撤離中國;甚至那些較為先進的中國企業所有者也在努力將自己的資本和技術轉移到國外以求安全。中國與現代全球經濟脫節。中國商品的質量日益惡化,世界市場對於中國製造商的不信任感不斷加劇,導致中國產品已經基本無法出口。許多工廠被迫關門,失業率急劇上升。能源、食品和原材料供應遭遇瓶頸,因為本國的資源不足以滿足需求,而國際貿易又因為對外關係的不穩定而嚴重受損。為了加大國內市場對於本土產品的需求量,同時給外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設置障礙,北京或者是地方自治政府開始肆意徵收保護性關稅,引入地方標準。人民幣不再被視為國際儲備貨幣。中國大部分地區倒退回發展中國家的水平。
政治與社會發展
在政治控制力全面喪失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基礎設施也面臨崩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交通體系陷入癱瘓,公共安全已經無法得到保障。教育體係也分崩離析。富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或者送到國外讀書。而貧窮的大多數民眾則只能在破碎凌亂、早已與國際脫節的中小學和高校體系中勉強維持。法治國家原則在司法體系已經基本不見踪影,像肆意抓捕監禁這樣的人權侵犯行為也成為家常便飯。社會規則由權貴階層制定。在國家無力維持秩序的地方,腐敗盛行。此外,少數民族、社會群體和宗教團體也在嘗試壯大自己的權勢和影響力。一個忙於應對內政危機的中國,已經幾乎無力關心國際政治。在世界舞台上,中國的地位和聲望迅速削弱。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陷入混亂,政治和經濟領域的風險將大於機遇。在這一場景下,中國將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成為一個令人難以預測且無法信任的伙伴。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的進程必須在沒有中國支持的情況下進行。此外,在壓力之下,中國政府還有可能通過可能導致整個地區不穩定的強硬外交手段,來轉移公眾對於內政問題的注意力。中國經濟的崩潰將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世界經濟危機,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經濟則打擊尤為嚴重。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儘管如此,在這一混亂的場景下,德國也仍然有機會可循。隨著中國重要性的下降,德國作為一個非軍事化的中等強國的地位反而會有所提升。歐元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的重要性不斷增加,而西方民主式的政治與社會模式也重新煥發出魅力。隨著中國經濟的全面崩盤,德國得以維持在許多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德國企業有更多機會在國際上獲得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訂單。但由於風險明顯大於機遇,德國應該不遺餘力地支持中國走上政治、社會和經濟的健康發展道路。德國應該在中國選擇一些有潛力阻止中國繼續陷入混亂深淵的公民社會與政治力量,並加以支持。與此同時,德國經濟界還應該努力開發替代市場,拉動內部市場,以擺脫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五:民主

中國變成一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具備民主國家的所有優勢和弱點。經濟與社會發生根本性變化。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這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選舉:大約10億中國人被動員起來選舉自己的議會。這已經是中國人第二次通過自由選舉來決定,誰將在未來四年裡在政治上代表自己。
在習近平離職之後,中共走上了民主改革道路。在首次選舉中,共產黨仍然獲得了絕對多數。但是從那時起,多個新政黨逐漸發展壯大,並且已經成功進入了一些地方議會和地方政府。在當下的2030年,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可能會需要聯盟夥伴來共同執政。因為已經自由化的媒體在過去幾年裡就中共的經濟治理不力、貪污腐敗和對人權的侵犯進行了大量曝光報導,共產黨的形象嚴重受損。但與此同時,對民主的狂熱亢奮也被蒙上一層陰影。在經歷了差不多75年的一黨專政之後,人們終於迎來了自由選舉,對於和平變革的勝利而歡呼雀躍。但是幾年之後,許多中國人開始批評,如今的新精英階層其實與過去相比就是新瓶裝舊酒,而且和美國一樣,在中國也只有那些能夠籌集最多資金用在選戰上的人,才能贏得選舉。一種對於"印度處境"的恐懼情緒在不斷散播:經濟界抱怨連天,因為曾經強有力而高效率的國家機器現在運轉起來越來越緩慢而且繁冗。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中國2030年走在和平的民主化道路上,也就是選擇了類似台灣或韓國的發展模式。這是在冷戰結束之後很多西方人--以及不少中國人--所預言、期望並且要求的發展道路。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先是選擇了自己的"中國道路",這在外國被視為自相矛盾,甚至是令人難以理解、更難以接受的。儘管現在就唱起共產黨的終曲也許為時過早,但是中共至今為止表現出的強大的生存和適應能力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政治模式就是毫無爭議、顛撲不破的。民主化的進程會帶來經濟、社會和國際關係的重新構建,創造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中國"。
經濟發展

政治社會的民主開放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留洋”人才回國發展。
中國的民選政府要證明,新的執政改革和經濟改革能夠促進經濟繼續繁榮發展,並因此背負巨大壓力。作為與世界經濟緊密聯結的國民經濟體,中國對國際經濟合作十分感興趣。意識形態上的立場觀點不再成為阻礙合作的絆腳石。中國致力於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原材料市場的有效運行以及全球標準的引入。人民幣成為可以自由兌換的國際儲備貨幣。為了過渡到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國家不得不從許多過去曾經直接掌控的經濟領域中撤出。但這一過程進行得併非一帆風順。許多國有企業被私有化。在很多行業領域,過去因為國家高額補貼、錯誤的激勵政策和扭曲的競爭環境而造成的嚴重產能過剩,如今必予以消減,這就導致企業大量裁員。市場更開放的同時,中國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也面臨來自國際產品的更強勁競爭。這樣的發展趨勢在中國國內並不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然而政府則不遺餘力地進行宣傳,強調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會從這些改變中受益。隨著政治上的變革,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態度也發生變化。中國產品已經普遍得到好評,中國企業在海外實施併購的時候也不會再被人懷疑是不透明的獨裁政權所實施的陰謀。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還在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來阻止中國進入自己的市場。中國大企業早已成為廣受認可的國際康采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樂意到那裡就職。社會上的自由化發展吸引了很多已經在海外工作很長時間的中國高端人才選擇回國發展。在這些已經國際化的海歸人才的幫助下,中國形成了一種新的、對世界開放的革新文化。這使得人們產生了希望,也許很快中國就不再只是為全球大眾市場製造產品,"中國製造"也會成為技術創新產品的高品質標誌。
政治與社會發展
中國實現了政治自由化。如今在政治討論中獲得了發聲機會的,不僅僅是少數民族群體,還有不屬於所謂"中產階層"、之前未能從社會進步中獲益的大約十億農民和工人。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恰恰是因為失去權力地位反而導致中共走向左傾路線。與此同時,自由的政治氛圍也導致民粹主義勢力得到了抬頭的機會。在一個民主的中國,民眾要求政府將過去為了維穩而一推再推的改革予以實施,比如教育體系的改革。隨著政治洗腦教育的取消,中小學和高等院校的思想更加自由和具備創新精神。媒體成為重要的監督機制。政治和經濟醜聞、貪污腐敗都被揭露曝光,透明度得以提高,對歷史的反思總結也在進行之中。司法機構如今只需要遵循法治國家原則,而無需顧忌中共的意志。在世界上,中國享有很高聲望。鄰國對於霸權主義中國的恐懼消失。而中國也成為亞洲政治穩定的定海神針。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與在"中國夢"和"新加坡模式"兩個場景之下一樣,這一模式所帶來的機遇也是大於風險。政治、社會和經濟上的改變使得中國在應對全球挑戰的進程中成為值得信賴的伙伴,其對於地緣政治穩定性的提高效應不僅僅局限於亞太地區。經濟上,以環境科技為代表的中國產業現代化需求給德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商機。但是與中國進行政治和經濟合作也可能會變得更複雜。隨著政治上的變革,德國企業首先需要為適應新局面而付出較高的成本。中國政府做出決策所需要的時間明顯拉長,同時國家行政執行力在一些領域有所減弱,民主選舉可能導致的政府更迭以及與之相關的政治路線轉向,都使得德國企業在進行發展規劃的時候面臨不確定性。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為了在中國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發展重新定向的過程中施加影響力,德國應該給中國在建立職能機構、法治國家體系和公民社會組織方面提供支持。此外德國應該加強對教育的投資,以強化本國技術革新能力,加強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交流,同時增加對中國的市場研究,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推出適應中國市場越來越高品位需求的產品。

本文內容為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研究成果,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四:新加坡模式
Szenarienstudie 2030 (Bertelsmann Stiftung/Szenario 2030)
除了市場經濟改革之外,中國也經歷了一些政治上的革新。在國際上,中國作為大國的領導地位得以鞏固。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10月2日--中國國慶節的第二天,也是德國國慶日的前一天--"習近平經濟與改革政策研究所"在柏林自由大學正式揭牌。
該研究所由中國政府出資建立。德國師生將在這裡對中國崛起成為世界最大國民經濟體和全球領袖大國的經驗進行研究總結。研究所首位所長由中國一位前副總理出任。退休的部長和省長在這裡授課,課程包括"革新構建學",還有"地區經濟發展學"等。德國並不是北京出資開設首家"習近平研究所"的國家。這些研究所是中國全球發展合作的一部分,因為在2030年中國已經成為經濟調控和政府治理方面的成功典範。習近平在2013年向國民所許諾的遠景,已經成為現實: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全球頭號政治和經濟大國。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共產黨除了市場經濟改革之外,還啟動了政治革新進程。自從鄧小平時代起,新加坡就一直被視為值得考慮的範本。因為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和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就成功建立了一個政治體制,將事實上的一黨專政與選舉、部分民主式的公民參與以及運行有效的政府機構結合在一起。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經濟環境最優、生活質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些帶著"之最"的標籤也是中國所希望得到的。雖然兩國國情差異巨大,新加坡模式在中國祇能部分借鑒適用,但是新加坡仍然被北京視為榜樣。
經濟發展
中國能否借鑒新加坡的發展模式,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話題。
按照新加坡的範本,中國把大手筆的國家激勵政策與強有力的市場經濟競爭結合起來。雄心勃勃的政府發展方案讓廣大民眾階層也從經濟繁榮中受益,城鄉之間的社會分配不均問題得以緩解。在嚴重環境問題的壓力之下,中國成長為環保科技領域的革新領軍力量,並且將這些技術出口到世界各地。到2030年,在信息技術和醫藥技術等其它領域,中國產品被公認為創新和品質兼備。中國抄襲西方先進技術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中國創新製造"在國際上成為品質的標誌,而中國高科技產品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模仿的對象。中國政府投資重金以推動技術革新,並且支持中國企業去收購外國企業。作為世界領先的創新大國,中國已經成為許多行業的國際標準制定者。中國領導全球的雄心在金融市場上也得到體現。人民幣已經可以自由兌換,並且頗受信賴。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人民幣已經成為儲備貨幣。上海成為全球業務量最高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國的直接投資在德國和其它國家得到廣泛歡迎。
政治與社會發展
政治領域經歷了深入改革。在仍然嚴格的中央政府操控之下,地方政府的職權範圍得以擴大。聯邦制被寫入憲法。各地區之間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是為了使全國各地的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地區間再分配體制仍然存在,類似於德國的各州財政平衡體系。國內政治層面也進行了小心謹慎的自由化改革,反對派團體獲得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得以加強,工會、非政府組織、公民倡議活動和人權組織的權限得以擴大。司法體係得到了逐步的發展,已經可以給大型國際企業提供更高程度的司法保障,這一點從外國投資不斷增長的數字就可見一斑。中國在革新領域的飛躍發展得益於教育體系的大力改革。從2018年起,各所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招生,教學計劃則根據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制定,這樣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就不再是傳統的"事實知識"(Know-what),而是現代化的"技能知識"(Know-how)。中國與鄰國也維持著緊密的政治和經濟夥伴關係。領土主權爭議得到平息,中國為了保持睦鄰友好關係而做出了大幅讓步。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不斷提升。在全球權力架構中,中國已經作為一個具有影響力且值得信賴的伙伴得到認可。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與在"中國夢"和"民主"兩個場景下一樣,這一模式所帶來的機遇是大於風險的。與此同時,中國的崛起​​也給德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政治上的價值觀轉向使得中國在解決氣候變化和恐怖主義等國際問題時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伙伴。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來自中國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甚至還有可能成為促使歐洲加快和深化一體化進程的動力。強大的中國,還有越來越有品位的消費者,使得德國企業在中國為其產品找到了更好的銷路,也激勵著它們不斷提高自身革新能力。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在司法領域得到更多保障,在進行企業發展規劃時也更加放心,同時還可以在當地招聘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此外,中國的直接投資也能給德國創造就業崗位。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使得企業和投資者能夠進行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然而隨著中國的崛起​​,德國在國際上的重要性可能會有所削弱。面對品質越來越高的中國產品,德國經濟界在中國、德國和世界市場上可能會面臨巨大競爭壓力,而且規模效應還會使中國製造商更具優勢。此外,中國對原材料的飢渴需求可能會推高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生活條件的改善可能會使中國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發展事業的理想之選。在爭奪高級人才的競爭中,德國面臨人才流失的危險。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為了不至於落入下風,德國應該同時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並且加強與中國的雙邊合作。為了在經濟上與中國保持勢均力敵,德國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投資,並且通過降低高素質人才移民門檻來加強自己的創新力量。此外,德國經濟界也應該努力實現銷售市場的多樣化。

除了市场经济改革之外,中国也经历了一些政治上的革新。在国际上,中国作为大国的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DW.COM|由 DEUTSCHE WELLE (WWW.DW.COM) 上傳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維持現狀"篇 、"中國夢"篇、"長城"篇: “中國2030研究”:場景研究法:




“中國2030研究”:場景研究法:"維持現狀"篇



中國共產黨繼續執政;經濟繼續受到國家的控制;巨大的社會挑戰繼續存在。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冬天,河南數千名兒童罹患麻疹,其中幾百人不治身亡。一名曾經親自為患兒進行過疫苗接種的兒科醫生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他發現:由於錯誤的儲存方式,疫苗針劑在註射接種的時候已經變質。這名醫學工作者向當地衛生部門報告了這一發現,並且將相關信息公佈在互聯網上。兩天之後,他被捕了,他所發表的內容也被刪除。


直到一位北京高官家裡的孩子患上了麻疹之後,政府才啟動了調查。中央電視台很快公佈了調查結果,衛生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是元兇。據稱,他收受了折合150萬歐元的賄賂,將疫苗的經銷業務交給一家運輸企業,而這家公司連一輛冷藏運輸車也沒有。在一場簡短的公開審判中,這名衛生部高官及其同謀被判處死刑。而那個真正推動案件進展的醫生,則因為"散佈謠言"和"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中共多年來一直都是利用這樣的壓製手段穩固政權。

DW.COM


場景研究:中國未來會怎樣?


由貝塔斯曼基金會主導進行的“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研究展示了中國未來可能出現的發展場景,以及各種不同場景會對德國產生的影響。德國之聲中文網將陸續發表這一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18.10.2016)


儘管在領導層中也存在一些討論,即在不允許司法獨立、不允許媒體對政府持批評態度、不允許互聯網自由化和公民社會參與政治的情況下,能否真正贏得打擊濫用職權行為的鬥爭。然而對於改革的恐懼是巨大的,況且只要政府能夠拿出勉強像樣的經濟增長數據,它就具備足夠的財政手段和在意識形態領域自圓其說的能力,以維持中國現狀。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到2030年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現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共產黨決定政治並操控經濟。中共的主要訴求就是維持現有的權力結構。穩定壓倒一切。在政權內部,經常有人言之鑿鑿地指出,中國的穩定面臨動搖,國家可能陷入混亂,這樣的威脅論成為威權統治手段的合法化依據。然而對於權力政治現狀的維持並不意味著中國不會發生變化。社會不公現象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儘管國家不遺餘力地進行政治宣傳,但是廣大民眾階層的不滿情緒仍然繼續增加。而即使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無法改變這一現實。


經濟發展


在國家強力操控之下,經濟擴張的速度早已不再像中國經濟奇蹟時代的前幾十年那麼驚人,但是經濟增長率仍然可觀。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中西部遲來的現代化進程。國家繼續為那裡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城市建設進行數以億計的巨額投資。內部市場消費因此而受益。儘管工資水平已經明顯提高,但中國仍然保持著世界出口冠軍的頭銜。規模效應使得中國與較小國民經濟體相比具有競爭優勢。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執行雄心勃勃的擴張戰略。在海外,人們帶著"表面抗拒、私下讚歎"的複雜心情看待中國企業,並稱之為"中國惡霸"(chinese bullies)。


國家的經濟規劃者對一些企業乃至整個行業進行扶植,比如替代驅動技術、信息技術、生物科技和機械製造。這一做法在個別領域(包括建築機械、發電站和基礎設施項目)取得了成功,但總體上講仍然缺乏效率。中國僅僅在個別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革新領軍地位。大多數中國產品對於世界市場來說也仍然僅僅是品質"尚可"(good enough)。中國實行的國家調控措施還包括繼續嚴格控制人民幣匯率,將關稅和市場准入作為政治施壓手段,以及嘗試在一些關鍵行業設立自己的規範和標準。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儘管保護主義和司法保障缺失等問題的繼續存在使得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艱難。中國技術創新力量的缺乏使得德國高科技產業得以維持在諸多領域的世界市場領導地位。"德國製造"仍然是高品質的代表。


政治與社會發展

在中國,鄧小平的那句名言"摸著石頭過河"仍然被奉為經典。如果這塊石頭感覺很穩,那麼就可以放心地踩上去;而如果它搖搖晃晃,那麼就要小心地去尋找另一塊石頭。這是一種小步前進的政策,而不是大步躍進,也不是勇敢的改革。然而,這種保守路線卻無法成功地縮小貧富差距,也無法明顯改善全體民眾的生活條件。在中國的14億人口當中,雖然已經有大約4億人屬於中產階層,但是大多數民眾還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工資成本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導致出口增長速度放緩,仍然實行嚴格中央統一化、幾乎沒有改革的教育體系已經沒有能力將中國打造成為創意革新的基地。

(政治的力量仍然凌駕於司法之上。)


政府所預言的邁入高收入國家集團的前景,始終沒有成為現實。儘管諸多問題並未解決,但共產黨仍然能夠維持執政地位,主要是源於威權統治手段,比如對互聯網的審查以及對個人自由權利的限制。司法仍然受到政治的強大影響。國家宣傳機器還在大力渲染民族主義情緒。中國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要歸咎於外國。由於中國在領土主權爭議中表現得咄咄逼人,鄰國感到巨大的威脅,因此許多國家選擇了躲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傘之下,從而使得美國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國地位。在國際上,由於氣候政策、對人權的侵犯以及強硬外交政策,中國常常招致反感。不僅僅在中國,在海外的中國人處境也並非盡如人意。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繼續維持現狀不變,那麼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這種延續性雖然會使得與中國合作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即使在民族主義日益高漲的情況下,中國仍然會是一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總體上可以預測的行動主體。儘管存在保護主義壁壘,但是中國市場仍然對德國的出口產品敞開大門,許多德國企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得以維持。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對於德國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甚至越來越大。不過,司法保障仍然缺失的問題使得德國企業在華開展業務舉步維艱。規模效應和政治扶持給中國企業在出口領域創造了不少優勢。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為了繼續與中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合作,德國應該加強在中國研究與教育交流方面的投資,同時增加在對華交流方面的投資。只有在充分了解中國的前提下,德國才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去實行一些有利於德國產品在中國擴大市場的改革。不過,德國同時還需要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這樣才能夠和歐洲夥伴共同應對中國所帶來的挑戰,加強歐元作為貿易和儲備貨幣的地位,並且減少自身對中國的依賴性。
~~~~~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二:中國夢
中國經濟得到自由化改革的助力,與此同時中共的權威保持不動搖。
2030 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北京書寫了工業發展史的新篇章:"中國新絲綢之路公司"收購了西門子公司的能源業務。而併購合同的締結也選擇了非常有像徵性意義的一天:整整127年前,西門子簽署了在中國修建第一家發電廠的協議。
締約雙方一致保證,在合併之後,兩家企業將會更好地整合資源;此外中方向西門子在德國的生產基地做出保證,五年之內不會削減就業崗位。但這並不能掩蓋一個事實,那就是在世界市場上中國已經成為發電站領域的引力核心。國有企業中國新絲綢之路公司的成功史是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許諾的"中國夢"諸多側面之一。憑藉"一帶一路"的對外經濟政策,中國把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打造成了自己的出口招牌產品。中國國企在世界各地修建道路、鐵路、機場、港口、發電站、電力和通訊網絡。中國人提供整套的工程方案,帶著自己的工人到工地上,甚至連項目籌資也是自己承擔。西方企業在這方面很難匹敵。由於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大多數來自新興工業國家,而對這些國家來說,中國給出的價碼十分誘人,因此西門子最終被迫退出能源業務。諸多西方傳統企業都帶著震驚的目光見證了中國如此迅速地成長為一個不僅能與西方並駕齊驅、甚至還常常更勝一籌的競爭對手,而西門子並不是其中的第一個。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中國完成了習近平2013年提出的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所規定的高難度動作:一方面,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自由化進程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經濟增長率有所降低的"新常態"並未使得中國像人們所擔心的那樣走入"中等收入陷阱"。新的法律保證了廣大民眾階層可以從經濟增長中受益,而且經濟進步不再以環境污染為代價。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成功保持了政治現狀: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共產黨的權威都無人質疑。
經濟發展
為了保證經濟的積極發展,中國用一切力量去和諧地融入世界經濟。政府致力於促成商品、資本和技術的自由流通。北京支持回歸以世貿組織為框架的國際貿易秩序;而地區性的貿易協定對於中國人來說僅僅是第二選擇。在同樣的思路下,中國努力推行能夠為全球所接受的工業規範和標準。中國對原材料市場的自由和有效運行有著巨大的利益關切,其中包括石油和稀土市場領域。
人民幣在世界市場上與美元平起平坐。
人民幣可以自由兌換,並且已經成為全球認可的儲備貨幣。中國更進一步地融入世界經濟,這使得過去曾經阻礙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中國企業在海外擴張的壁壘逐漸解除。外國企業也因此有動力更快速、更心甘情願地將新技術引入中國,比如幫助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等。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也可以自由開展業務,企業高管也無需為海外業務去申請北京有關政府機構的批准和融資許可。中國採取多軌道並行的方式扶植關鍵工業產業的發展。政府一方面鼓勵企業擴大在國內的產能,另一方面也支持跨國企業的建設,促使它們利用國外的區位優勢,打造成為廣受認可而成功的國際企業。已經相當先進的中國大企業並不在意新技術是在自己的海外基地,還是在矽谷,或者是在公司的中國總部研發問世,儘管政府出於形象的考慮,還是更希望有更多的技術革新是"中國製造"。不過在這樣的發展體系下,中國祇能在很少的行業領域取得真正的技術領先地位。貢獻出口營業額的主力軍仍然是在全球大眾市場上銷售的那些品質"尚可"的中國產品。
政治與社會發展
共產黨已經認識到一點:要想充分發揮中國的經濟發展潛力,僅僅局限於調節經濟政策的螺絲是不夠的,需要在社會政策方面也做出改變。一個運行有序的市場需要由一個行之有效的法治國家體係來構建公平的競爭環境--對中國和外國企業也應該一視同仁。因此知識產權保護得到了重視。公開招標程序全面透明化,貪污腐敗也更難找到立足空間。教育領域也經歷了改革:告別傳統的"事實知識"(Know-what),轉向貼近實踐的"技能知識"(Know-how)。職業學校為中國經濟界輸送著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高等院校培養了大批有能力的學者、科研工作者和經理人。他們中很多人在大學期間都有一部分時間在國外度過,但是在留學完成之後都更願意回到家鄉。因為在中國不僅有好的工作機會,而且那裡的生活氛圍也變得更加自由化。言論自由程度有所上升,曾經非常嚴格的網絡審查制度已經寬鬆了許多。一個自由價值體係發展形成,它能夠保證不同觀點、不同生活理念和不同信仰之間進行坦誠和公開的討論。在國際上,中國作為一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值得信賴的伙伴地位已經得到認可。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夢"真的成為現實,那麼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機遇將會大於風險。在這一場景下,中國會成為解決國際衝突和應對全球挑戰的可靠夥伴,比如在氣候變化、國際貿易問題和打擊恐怖主義方面。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衝突得以緩和,對於德國來說,與兩個大國同時發展關係也不再需要擔心顧此失彼。在中國市場上,日益進步的司法保障使得德國企業在華開展業務的環境得到改善。中國經濟崛起同時還給德國企業創造了更多高端產品和環境科技產品的銷售機會。來自中國的投資越來越多,使得德國的就業崗位得以保障和增加,經過改革的中國教育體係可以填補德國企業在華的專業技術人才空缺。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的崛起​​,德國和歐洲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將會有所流失,已經能夠自由交易的人民幣成為歐元的又一個競爭對手。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因此,德國應該推動像歐盟這樣的現有聯盟的發展融合,同時也要盡全力保持其作為中國在歐洲最重要夥伴的特殊地位。為了在與中國的競爭中保持勢均力敵,德國必須通過大力加強教育投資來提高自己的技術革新力量。"德國製造"作為高品質產品象徵的地位必須得到加強。德國和歐洲企業還應該整合成為一些大型財團,這樣才能在爭取國際上的巨額訂單時拿出全套解決方案,從而和中國競爭對手一爭高低。

~~~~~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三:長城
中國選擇了普京領導下俄羅斯所走的道路:民族主義和強硬外交使其陷入國際上的孤立境地。中國經濟深受其害。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10月1日中國國慶日這一天的清晨,數千名中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登上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幾十年來,中國和日本之間圍繞著這八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爭吵不休,如今北京製造了既成事實。中央電視台直播了中國軍人將國旗插在島上的情景。
兩支中國航空母艦編隊在釣魚島周邊形成合圍之勢,以阻止日本和美國海軍進入島礁附近海域。直升機將裝配式營房和碼頭裝置送到島上--昭示著中國將會在那里長期駐紮。中國國家主席宣布,中國"實現其歷史賦予的領土主權的步伐是任何事和任何人都不能阻攔的"。在這一彰顯中國強大力量的舉動得到國內輿論歡呼喝彩的同時,日本和美國對這種單方面違反國際法的侵略性行動表示譴責。華盛頓方面將自己的航母編隊也部署到相關海域,以防止中國在其它領土主權爭端中創造新的既成事實,比如在台灣問題上,或者是在南中國海地區。許多西方國家,以及諸多亞洲國家都在進行磋商,如何通過制裁措施來給中國施加壓力。這導致中國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但是並未引起政治上的轉向。恰恰相反,北京相信,日本和西方很快就會妥協放棄,因為中國對於世界經濟來說至關重要,誰也不會冒險和中國發生長期衝突。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中國與鄰國之間的衝突繼續激化,而北京選擇了與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中類似的路線。雖然中俄兩國在很多方面的國情不同,但是也存在相似之處。比如強大的、受到國家操控的民族主義情緒,復興歷史強國地位的願望,與鄰國之間不斷發酵的領土主權衝突,對失去地區影響力的恐懼,以及對西方的極度不信任,尤其是對美國。而在內政領域,俄羅斯和中國也同樣面臨緊張局面,因此急於通過在外交領域採取強硬態度,以轉移輿論對於內部問題的注意力。
經濟發展
政治上的孤立和可能面臨的製裁使曾經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國際市場的中國經濟遭遇重創。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暴跌,人們對於中國股市和人民幣的信任度也一落千丈。國際企業開始收縮對華業務,一部分中國企業家也失去了對自己國家未來的信心,紛紛舉家移民海外,並且將資產也轉移到海外以求安穩。外國對於中國的懷疑態度越是強烈,中國企業就越是依賴於國家的操控和支持。由北京選定的一些關鍵工業領域得到了國家的特別扶植,並且繼續在政府支持下向海外擴張。但是中國企業的聲譽不佳,在很多領域遇到了技術革新障礙,中國產品幾乎無法和國際產品競爭。國家試圖憑藉保護主義措施,保護中國廠商至少在國內市場上不被來自外國的競爭者擊敗。
自我孤立的長城將會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政治上的寒冬。
政治與社會發展

中國選擇的對抗路線極具風險。但是在北京領導人看來,他們從中可以得到的內政方面的利益超過了在外交層面的顯而易見的損失。可以設想的是,這種路線會在一個獨裁者或者一個小集團嘗試穩固集權的情況下出現。在這一場景下,中國的政治體制會比目前的一黨專政體制更為獨裁專制。在司法領域,法治國家原則已經幾乎被遺忘,公民自由權利和新聞自由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互聯網受到嚴格的審查。許多社會政策領域也紛紛出現停滯甚至倒退,比如在教育領域,或者是像社會保障體系或環保等重要的改革領域。面對民眾的不滿,政府嘗試用民族主義和反西方的政治宣傳來加以消弭。在國際上,中國不遺餘力地動用金錢和軍事上的支持手段,來為自己贏得盟友。這樣的策略主要適用於那些依賴於中國的發展援助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國家。但這樣也最多是和弱國之間結成一時的利益共同體,這些國家本身也處於和西方以及地區強國之間的衝突中。中國在國際組織和國際聯盟中的影響力大為削弱。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要將自己封鎖在長城之內,那麼在政治、社會和經濟領域都是風險大於機遇。在這一場景下,在國際舞台上與中國合作將會更加艱難,在政治上中國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在應對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方面,中國不再是值得信賴的伙伴。中國強硬的外交路線可能會使得東海和南中國海海域的軍事對峙局勢升級。中國的盟友如朝鮮可能會威脅到國際政治穩定與和平,世界甚至還面臨新一輪冷戰的危險。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這一場景之下,儘管美中矛盾不斷激化,中國也仍將依賴於在西方的政治和經濟盟友。這樣,德國將得以強化其作為中國在歐洲最重要夥伴的地位,扮演斡旋者的角色。德國經濟也有可能從這一特殊角色中獲益。雖然中國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意味著國際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時代的開始,而且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缺失、匯率的風險、司法保障的不健全以及日益惡化的生產條件都可能導致德中經濟關係受損。但同時,德國的特殊角色可能會使北京為德國的出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優惠條件,一些政府項目的訂單也會交給德國企業。此外,由於中國革新力量的疲軟,德國企業在許多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毫不動搖。為了緩衝中國走向孤立而產生的政治、社會與經濟領域的消極影響,並採取非軍事手段來應對一個充滿攻擊性的中國及其夥伴,德國應該繼續推進歐洲一體化,強化現有的盟友關係。同時,與中國的政治對話必須要保持下去。但德國不應該出於經濟利益的顧慮,而忽視中國侵犯人權的作法以及在國際上的侵略性行動。此外德國經濟界還應該加強開發第三方市場。



中国选择了普京领导下俄罗斯所走的道路:民族主义和强硬外交使其陷入国际上的孤立境地。中国经济深受其害。
DW.COM|由 DEUTSCHE WELLE (WWW.DW.COM) 上傳

~~~~~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三:長城
中國選擇了普京領導下俄羅斯所走的道路:民族主義和強硬外交使其陷入國際上的孤立境地。中國經濟深受其害。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10月1日中國國慶日這一天的清晨,數千名中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登上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幾十年來,中國和日本之間圍繞著這八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爭吵不休,如今北京製造了既成事實。中央電視台直播了中國軍人將國旗插在島上的情景。
兩支中國航空母艦編隊在釣魚島周邊形成合圍之勢,以阻止日本和美國海軍進入島礁附近海域。直升機將裝配式營房和碼頭裝置送到島上--昭示著中國將會在那里長期駐紮。中國國家主席宣布,中國"實現其歷史賦予的領土主權的步伐是任何事和任何人都不能阻攔的"。在這一彰顯中國強大力量的舉動得到國內輿論歡呼喝彩的同時,日本和美國對這種單方面違反國際法的侵略性行動表示譴責。華盛頓方面將自己的航母編隊也部署到相關海域,以防止中國在其它領土主權爭端中創造新的既成事實,比如在台灣問題上,或者是在南中國海地區。許多西方國家,以及諸多亞洲國家都在進行磋商,如何通過制裁措施來給中國施加壓力。這導致中國股市暴跌、人民幣貶值,但是並未引起政治上的轉向。恰恰相反,北京相信,日本和西方很快就會妥協放棄,因為中國對於世界經濟來說至關重要,誰也不會冒險和中國發生長期衝突。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中國與鄰國之間的衝突繼續激化,而北京選擇了與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中類似的路線。雖然中俄兩國在很多方面的國情不同,但是也存在相似之處。比如強大的、受到國家操控的民族主義情緒,復興歷史強國地位的願望,與鄰國之間不斷發酵的領土主權衝突,對失去地區影響力的恐懼,以及對西方的極度不信任,尤其是對美國。而在內政領域,俄羅斯和中國也同樣面臨緊張局面,因此急於通過在外交領域採取強硬態度,以轉移輿論對於內部問題的注意力。
經濟發展
政治上的孤立和可能面臨的製裁使曾經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國際市場的中國經濟遭遇重創。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暴跌,人們對於中國股市和人民幣的信任度也一落千丈。國際企業開始收縮對華業務,一部分中國企業家也失去了對自己國家未來的信心,紛紛舉家移民海外,並且將資產也轉移到海外以求安穩。外國對於中國的懷疑態度越是強烈,中國企業就越是依賴於國家的操控和支持。由北京選定的一些關鍵工業領域得到了國家的特別扶植,並且繼續在政府支持下向海外擴張。但是中國企業的聲譽不佳,在很多領域遇到了技術革新障礙,中國產品幾乎無法和國際產品競爭。國家試圖憑藉保護主義措施,保護中國廠商至少在國內市場上不被來自外國的競爭者擊敗。
自我孤立的長城將會給中國乃至世界帶來政治上的寒冬。
政治與社會發展

中國選擇的對抗路線極具風險。但是在北京領導人看來,他們從中可以得到的內政方面的利益超過了在外交層面的顯而易見的損失。可以設想的是,這種路線會在一個獨裁者或者一個小集團嘗試穩固集權的情況下出現。在這一場景下,中國的政治體制會比目前的一黨專政體制更為獨裁專制。在司法領域,法治國家原則已經幾乎被遺忘,公民自由權利和新聞自由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互聯網受到嚴格的審查。許多社會政策領域也紛紛出現停滯甚至倒退,比如在教育領域,或者是像社會保障體系或環保等重要的改革領域。面對民眾的不滿,政府嘗試用民族主義和反西方的政治宣傳來加以消弭。在國際上,中國不遺餘力地動用金錢和軍事上的支持手段,來為自己贏得盟友。這樣的策略主要適用於那些依賴於中國的發展援助和基礎設施項目的國家。但這樣也最多是和弱國之間結成一時的利益共同體,這些國家本身也處於和西方以及地區強國之間的衝突中。中國在國際組織和國際聯盟中的影響力大為削弱。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要將自己封鎖在長城之內,那麼在政治、社會和經濟領域都是風險大於機遇。在這一場景下,在國際舞台上與中國合作將會更加艱難,在政治上中國變得更加難以預測。在應對恐怖主義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方面,中國不再是值得信賴的伙伴。中國強硬的外交路線可能會使得東海和南中國海海域的軍事對峙局勢升級。中國的盟友如朝鮮可能會威脅到國際政治穩定與和平,世界甚至還面臨新一輪冷戰的危險。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這一場景之下,儘管美中矛盾不斷激化,中國也仍將依賴於在西方的政治和經濟盟友。這樣,德國將得以強化其作為中國在歐洲最重要夥伴的地位,扮演斡旋者的角色。德國經濟也有可能從這一特殊角色中獲益。雖然中國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意味著國際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時代的開始,而且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缺失、匯率的風險、司法保障的不健全以及日益惡化的生產條件都可能導致德中經濟關係受損。但同時,德國的特殊角色可能會使北京為德國的出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優惠條件,一些政府項目的訂單也會交給德國企業。此外,由於中國革新力量的疲軟,德國企業在許多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毫不動搖。為了緩衝中國走向孤立而產生的政治、社會與經濟領域的消極影響,並採取非軍事手段來應對一個充滿攻擊性的中國及其夥伴,德國應該繼續推進歐洲一體化,強化現有的盟友關係。同時,與中國的政治對話必須要保持下去。但德國不應該出於經濟利益的顧慮,而忽視中國侵犯人權的作法以及在國際上的侵略性行動。此外德國經濟界還應該加強開發第三方市場。
中国选择了普京领导下俄罗斯所走的道路:民族主义和强硬外交使其陷入国际上的孤立境地。中国经济深受其害。
DW.COM|由 DEUTSCHE WELLE (WWW.DW.COM) 上傳
~~~~~
本文內容為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研究成果,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