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0611 論說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曾永義)

臺灣大學文學院6月舉辦「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學術活動】
          為推廣「臺灣研究」之學術成果與拓展臺灣研究的新視野,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暨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謹訂於2015年6月11日(四)上午10:20~12:10邀請曾永義教授進行專題演講,歡迎各界人士參與。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暨臺大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將於2015年6月11日(四)上午10:20~12:10,於博雅教學館201教室舉行。本次講座將邀請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永義先生擔任主講人,講題為「論說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期能透過曾永義教授深厚的學識,帶領聽眾進一步認識臺灣的民間表演藝術的精粹。
        曾永義教授(1941-)長年深耕於戲曲與民間俗文學之研究,所涉獵之劇種廣及京劇、崑劇、豫劇、歌仔戲、客家戲等,更曾參與規劃文建會於民國70年代所舉辦的「民間劇場」,是臺灣民間表演藝術的技藝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除了戲曲理論、戲劇史與民間俗文學的研究之外,他更親自創作出如京劇「霸王虞姬」、豫劇「慈禧與珍妃」及歌仔戲「陶侃賢母」等劇本,無論是學術研究或劇本創作,均廣受好評。不僅如此,曾永義教授任教於學院數十年,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戲曲研究者,現今臺灣研究戲曲之學者可說大多都出自其門下。今年曾永義教授則以其對戲曲學研究的卓越成就,獲選為第三十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是首位以戲曲及俗文學研究獲選之院士。本次講座,曾永義教授將聚焦於臺灣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詳述民俗藝術的定義、自身從事此研究的學思歷程,以及此一研究課題的內涵、重要性,乃至於後續所引起的效應和影響。演講期間並輔以1985年臺灣「民間劇場」的影像紀錄進行解說,內容精彩可期。
        本講座由榕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啟宗先生捐款成立,目的為推廣臺灣研究活動,並以此紀念已故藝文前輩王詩琅先生。未來本講座將持續邀請學院內外各領域的臺灣研究者蒞校演講,歡迎各界人士共同參與。

詳細資訊如下:


主講 : 曾永義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講題 : 論說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


主持 : 陳弱水教授(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梅家玲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與臺文所)


時間 : 2015年6月11日(四) 上午10:20-12:10


地點 : 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201教室


主辦單位 : 臺灣大學文學院、臺大文學院臺灣研究中心、臺大新百家學堂








0611 論說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曾永義)

這演講聽眾主體是東亞文明研究課程。大半的學生多低頭玩手機。曾永義老師大病初癒,講其與大一紀的許常惠研究民俗藝技......放映1985年中秋節前5天5夜聯合公演--製作人曾永義---剪輯30分鐘。主持人曾先生忘記泉州開元寺內堆積的偶人,院長提醒之,




對鄉土的再認識:「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曾永義教授演講側記
【中心動態】
        臺灣大學文學院與臺灣研究中心「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已於2015年6月11日圓滿落幕。本次講座邀請中央研院院士曾永義教授擔任主講人,講題為「論說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展現其豐富的學識與對戲曲研究的熱忱。 

記錄:李時雍

       臺灣大學文學院與臺灣研究中心「王詩琅臺灣研究講座」邀請首位以戲曲及俗文學研究獲中研院院士的曾永義教授,講授臺灣傳統民間表演藝術,講題開宗明義,即為「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手工藝術、表演藝術」。曾永義回溯與民間藝人交友,進而研究、調查的源起,最主要原因,在於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當面對根源自民間、有其源遠傳統的戲曲,如果不親身涉獵,實難廣博。

        曾永義回憶,1978年,在哈佛大學擔任訪問教授期間,參與一次座談,與會學者論及楊青矗的勞工文學,結論說道,昔時臺灣文化,就是美國文化;如西門町放映著美國片、電視節目播映是美國影集,以至公園廣場上老少不是打太極拳,而是熱衷學跳迪斯可。襲捲於戰後特殊的時代情境,「我看到哈佛古老的校園,大雪紛飛,心理非常的淒涼。臺灣絕不是美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殖民地,但當時我沒辦法反駁。」

        戲曲的民間性,或如此文化衝擊的經驗,致使曾永義愈投入戲曲研究工作;並隨音樂家許常惠教授加入「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的工作,他們一人推動音樂,一人推動戲曲,開始體認到,要了解臺灣的傳統藝術文化,需更全盤的調查。

       將目光擴及廣泛的民俗技藝。然而何謂「民俗技藝」,曾永義解釋,「技」就是手工藝,「藝」就是藝術。他展開一系列「臺灣民俗技藝」的著述、調查報告。往後,更具體呈現在參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擘畫過程。

       曾永義陸續帶著學生走訪閩南、閩西、桂州、雲南、四川、湖南等地考察,透過兩岸交流,以期了解民間表演藝術的根源。如1989年,率領南管藝術界代表的「漢唐樂府」與中國的民族樂團交流。另一方面,策劃小戲節目,舉辦兩岸大戲劇種的學術會議、展演,引進如福建的梨園戲,來台交流。曾永義注意到昔時臺灣社經結構復甦,觀眾也開始注意文化活動,欲使臺灣的民間藝術引起重視,應恢復提倡。

       特別是,關注民間藝術家的地位,在諸如「薪傳獎」的推辦下,藝文界推舉出廖瓊枝、李天祿等藝術家;進而引介他們到大學講演,推廣至中、小學。曾永義憶及,當時在台大,每週六下午,在文學院會議室作示範演出,京戲、南管、歌仔戲,確實影響廣佈。

        具體問道,民間藝術包含哪些部分呢?在實踐和研究過程中,曾永義歸納出一個分類法,「發展完成的戲曲,到底包含哪一些藝術成分?即器樂、歌謠、說唱、雜技、小戲、大戲等。」藉由這些分類法,再回證各地方民間戲曲形式,梳理其發展源流。如「梆子腔」如何自甘肅東邊形成,並成為影響近代中國相當大的音樂腔調,傳到河洛,復傳至臺灣。又如影響臺灣的傀儡戲,在先秦是陪葬的俑人,到東漢始用來娛樂,宋代以後形式登峰造極,發展出懸絲傀儡、藥發傀儡、水傀儡等。

       其中,曾永義舉例,布袋戲引詩非常文雅,因為都是落魄文人的創作,傳到臺灣後真正發展起來,分門別派,如李天祿一派、如黃海岱將戲偶加大,後又有聲光化電的加入。

        除「器樂、歌謠、說唱」形式的分類,另有「小戲、大戲」之別,「小戲是雛形的戲曲,大戲是綜合的藝術,在臺灣的民間小戲,可以用兩個字概括:『踏謠』。」踏就是舞步,以土風舞為主,謠是歌遙,這兩種藝術元素所形成。

       曾永義指出,最重要是,「透過學術對於我們鄉土的再認識,是有必要的。」「以前南管音樂,家家可唱,民國六十幾年沒有了。我們從基隆、新竹、鹿港,作一系列的示範講座。」重建南管的歷史地位,並由藝人演出,後來南管音樂輸出到歐洲展演,千百年以上的音樂,被視為極富現代化的表現,令歐洲觀眾讚嘆。或像是往後歌仔戲進入國家戲劇院公演。

       曾永義提及七十年代策劃的「民間劇場」,以現代劇場形式,展現民間表演藝術。當時用宋代的瓦舍、勾欄形式,將青年公園當作展演場地,設計出平地劇場、半露天劇場、規格化的劇場等,分門別類,呈現器樂、歌謠、說唱藝術、雜耍特技,在中秋節連演五天,宗旨是為「民族藝術的動態文化廚窗」。當民眾進入大型表演區的劇場,可以看見歷朝、歷代,以至臺灣當前各樣的藝術形式。

        「民間的傳統藝術,可以傳達鄉土的情懷,可以說是文化的根源,綜合性的就是戲曲;匯粹而成小戲、大戲。」曾永義邊播放著民國七十四年的錄像資料,邊提示我們,「一個民族遺忘自己的根源,就會被他人認為是文化的殖民地,這是很悲哀的。」對比當年,今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仍是我們需持續薪傳不懈的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