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講座一~講座六】2015台北國際書展 (臺大出版中心)


 
臺大出版中心
2015台北國際書展
 
 
在閱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打開一本書,就是搭起一座橋梁,連結起人與人,連結起人與世界,連結起世界與世界。在閱讀裡,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與其他人相連,與世界相連,從而將世界與世界連成一片。
臺大出版中心在2015年臺北國際書展,透過閱讀與您相連。
 
我們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作家、詩人等,分別主講六場講座。
想知道現場會迸發什麼樣的思想火光,歡迎參加臺北國際書展親眼目睹!
 
 
 
               
 
一座島嶼的身世
臺灣史的書寫與閱讀
 
不識過往,何以面對未來?我們要如何訴說這座島嶼多重脈絡的身世背景?
「臺灣史的崛起」是過去一年重要的出版現象。經歷長期的噤聲之後,臺灣社會集體進入了臺灣史「補課」時期。從學術研究到大眾閱讀,從福爾摩莎、華麗島到戰後臺灣,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對臺灣歷史的內向挖掘可謂佳作紛陳,精彩迭起。
面向下一個世代的讀者,臺灣史可以有什麼樣的書寫策略?臺灣史的學術研究又能提供出版市場哪些知識火種和靈光乍現呢?
 
主講|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時間|2月12日(四) 13:00~14:00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主題廣場
主辦|臺大出版中心、玉山社出版公司、衛城出版
 
延伸閱讀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下)。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寫給島嶼的新世代和永懷少年心的國人》。玉山社,2014年。
陳翠蓮等,《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全三卷)。衛城出版,2013年。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衛城出版,2014年。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蔚藍文化,2014年。
 
 
 
 
 
薪傳・傳新
《我的學思歷程8》讀者見面會
 
魏海敏,站在時代浪尖的千面京伶。成名甚早的她,一路走來堅持「學習」與「創新」,不僅繼承傳統京劇,更致力於新京劇、實驗京劇的創新,期許透過京劇,讓平凡的人擁有不平凡人生。廖瓊枝,人生入戲、戲入人生的薪傳者。人生際遇使她精準揣摩戲中人物的辛酸與悲苦,進而觸動觀者內心深處的細膩情感。她是民族藝術的傳薪者,更帶領歌仔戲邁向嶄新的高峰。
兩位講者將在本活動分享她們堅持夢想與理想,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生經驗,不僅持續傳承戲劇的美好,亦積極創新,在傳統裡開創新天地。
 
主持|張慶瑞(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主講|魏海敏(首席京劇女伶、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廖瓊枝(歌仔戲國寶、第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時間|2月12日(四) 14:00~14:45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黃沙龍
 
延伸閱讀
《我的學思歷程8》。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苦瓜裡的滋味
談梁秉鈞詩學與城市性
 
梁秉鈞(1949-2013),筆名也斯,香港作家、詩人,創作橫跨攝影、電影、音樂、舞蹈等不同領域。他的筆下環繞著對香港深切的關懷,並描繪出一幅香港的當代意象。直至梁秉鈞辭世後,香港並未從他的作品離開,這座城市仍舊充滿著變動與人情,我們還能從中讀到最真實的香港。
本場講座由翁文嫻、鴻鴻來談他們眼中的梁秉鈞,並藉由兩位講者多觸角地跨越詩人、學者、劇場與電影導演等身分,及其香港/臺灣經驗,與梁秉鈞詩作對話。
 
主講|翁文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鴻鴻(黑眼睛文化公司及黑眼睛跨劇團負責人、《衛生紙詩刊+》主編)
時間|2月14日(六) 13:00~13:45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展位C317
 
延伸閱讀
《梁秉鈞五十年詩選(上)(下)》。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走入宅第高門讀紅樓
《大觀紅樓(綜論卷)》新書發表會
 
曹雪芹透過紙筆,構築出一個世族豪門裡繁複的絢麗世界,其中奢靡講究的貴族生活、繁花似錦的人物所編織而成的敘事網絡,一體兩面地隱含了事物終將消逝的無常與虛幻性,以及曹雪芹對生命的深切觀照。本講座由《大觀紅樓(綜論卷)》作者歐麗娟,引領讀者重回《紅樓夢》的時代脈絡,理解當時的傳統貴族。藉由細細推敲容易忽略的段落,深入理解書中人情世態和情愛糾葛,不僅看見小說人物的悲歡離合,也回過頭照見自己的人生。
 
主講|歐麗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時間|2月14日(六) 17:00~17:45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展位C317
 
延伸閱讀
《大觀紅樓(綜論卷)》。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如何看待全球化?
《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DVD發表座談會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在全球化時代已經不是文學家的主觀想像,而是客觀的現實。然而世界真的是平的嗎?或是世界不可能是平的?全球化是促進資源更有效地運用,或是擴大各國的貧富差距?全球化是可供選擇的選項,還是無可避免的大勢所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臺灣如何與世界接軌,卻仍然能保有自我的特色?這正是全球化對我們提出的挑戰,這些挑戰正一一關聯著「如何看待全球化?」此一核心提問。
 
主持|柯慶明(國立臺灣大學新百家學堂執行長)
主講|包宗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廖咸浩(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陶儀芬(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時間|2月15日(日) 13:00~13:45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展位C317
 
延伸閱讀
《全球化的挑戰與因應》。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攀登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巨峰
重現伊能嘉矩的踏查蹤跡
 
被臺灣學者稱為臺灣歷史研究的「巨峰」、「奠基者」,別號「臺史公」的伊能嘉矩,在百年前曾是日本帝國殖民地的臺灣展開其踏查研究。直至今日,其研究成果仍是瞭解臺灣近代史、文化、族群的重要參考文件。百年前曾踏查臺灣的伊能嘉矩,影響了臺灣研究的每一個角落,百年後我們對伊能嘉矩的再踏查,更是對臺灣歷史知識的重構。本講座將帶領讀者回到那個有伊能嘉矩的年代,在當下重新透過伊能嘉矩解讀臺灣的歷史文化印跡。
 
主講|陳偉智(美國紐約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作者)
          楊南郡(南島文化工作室主持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主持人)
時間|2月15日(日) 17:00~17:45
地點|臺北世貿一館迷你沙龍
 
延伸閱讀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大出版中心,201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