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lentsailor.blogspot.tw/2015/02/blog-post.html                                                  
杭之按:
        最近,有一知名比丘尼,因台北市長柯文哲就其主管之市政問題(慈濟申請內湖保護區變更)講了一句話,攻擊柯市長「口吐狂言、羞辱慈濟」,稱將冷眼看柯,靜待「善惡必報」。此番言語旋即遭到網友批判,該比丘尼變本加厲,嚴加反擊,說「她無心咒詛任何人,只是如實語。因為邪惡的念力與語言,會增加致癌、中風、內分泌、心血管與消化系統的疾病風險,這是『現世報』。」
       這則新聞可能是這幾天最火紅的新聞。我對該比丘尼的言行,只能目瞪口呆。這應該是一個民主社會或公民社會的政策相關問題,要討論是有一些理路可循的。怎麼會用這種方式來應對呢?我在無言之餘,想起我在15年前寫過一篇文章,討論「公民社會」的相關問題,並在文中討論了慈濟功德會。15年來,台灣社會已經有不小的變化,公民社會的成長、成熟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但因這一令我目瞪口呆的事件,想起此文,重看一遍,覺得當時提出的某些問題似乎還沒過時,且此文未曾收入作者已出版之文集,在年來「公民社會」議題盈耳之際,重貼此舊文,也許可供有興趣者一看。
        此文是應「時報文教基金會」於1999年11-12月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 ── 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系列研討會之邀所作的報告。研討會相關文章後結集為《邁向公與義的社會》(上下冊)出版(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作者此文在下冊第18頁至32頁。為存其真,一字未易,照原文重刊。


      台灣社會傳統與現代因素的競賽:公民社會出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