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們攜眷參加此家庭式讀書會
日期: 二月十五日 十二點 到十四點鐘
地點: 台北新生南路三段八八號二樓 Tel 23650127
主題: 羅時瑋博士 新書座談
情境與心象:漢寶德 (作者:羅時瑋)
hc 贈該書 所以你要參加必須報名現場 準備簡易茶點 餐點 (歡迎您帶點東西來支援)
胡慧玲女士
她提出: "傳記的解釋權"問題;她給我們一篇[雜記兼心得]如下:其中括號()內之文為hc 的補充。
羅時瑋教授新書發表會
2月15日2009,中午12點起到下午4點。在鍾漢清、劉玉燕賢伉儷的書齋,面對180度的庭園綠意,談建築,談人物,談佚事,談八卦……
人好,景好,牛肉麵好。實在是,嗯,村上春樹屢屢講的「小確幸」─小而確定的幸福。謝謝主人費心安排,非常難忘的、小確幸的初春書聲午后。
以下是我不成文的雜記,請海涵。
1. 漢寶德〔以下簡稱漢〕榮獲第一屆國家文藝獎建築類,必須出書誌念;羅時瑋(以下簡稱羅)從東海建築系到台大城鄉所,與漢有很深的師生緣,乃同意寫此書。
2. 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上,李喬驅前與漢先生握手。李喬著有《寒夜三部曲》,寫清末、日本殖民初期、太平洋戰爭;而漢的一生,恰恰是《黎明三部曲》,分別是1.流亡到台灣,2.社會主義情懷,至今有蓋國宅的夢想─安得廣廈千百間,大庇天下寒士皆歡顏。3.文化創意產業時代。
3. 出書前請徐小虎寫序,徐寫了8000字,羅覺得很感人,尤其是寫漢師母的故事,乃翻成中文,但漢反對放入。羅乃向徐致歉,徐說;「沒關係,漢本來就是很難搞的人。」
4. 漢是一個會思想、能夠做主的人。這從他創辦科博館可以看出。一般博物館以典藏為主,但科博館沒有典藏,於是反其道而行,以「寓樂於教」為主,「太空劇場」一炮而紅,成為全國參觀率最高的博物館。
5. 漢十四歲來台,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科博館中軸線的終點,就是「中國文明館」。他後來用台北─台中的通勤時間讀完二十五史,又研究風水,他認為,建築家在台灣不懂風水,就像英國文學家不懂英文。他不願意像西醫那樣,學一套西方理論套用在病人身上;他不願意用業主聽不懂的術語,或者陌生的生活方式來設計建築。因此後來採用閩南式建築,受宋時選賞識,邀他設計救國團天祥文化中心、溪頭小木屋、懇丁文化中心的案子。宋是漢生命中的貴人。
6. 東海大學是台灣第一個開架式圖書館,館員向漢抱怨說常掉書,想閉之鎖之。漢說,掉書表示有人愛書,不能因噎廢食。
7. 漢是很拘謹的文人,「空間泡」很大。對學生要求嚴格,杜文正說漢的作業,
常常枯坐一晚連一條線都畫不出來。至今畫圖時都還覺得肩膀後面站著漢
盯著他看。
8. 漢的成就有三方面,其一是建築方面的成就,如救國團活動中心;其二是教
學,像是東海建築系、南藝大校長;其三是科博館館長。後者是他的最大成就,畢生巔峰之作。
9. 漢自以為是文人,不是工匠,他不跑工地,需要一個很強的工務主任,否則
品質很差。王大閎則很professional,自己跑工地。
10. 與登琨艷有師徒互補之功能。登琨艷是屏東農專畢業,對建築有興趣,乃用毛筆字寫了一封毛遂自荐信給漢,希望能到東海當旁聽生,漢答應了。登琨艷日後還到漢光事務所打工,幫漢很多忙。他非科班出身,有江湖味,擅營造意境,能補學院出身的硬梆梆個性之不足。漢受登的影響,從此也很注意自己作品是否「受歡迎」,會留意中產階級、知識份子、社會公民的品味。
11. 陳其寬的幾件事:
a. 陳其寬在廣播節目聽到一個女聲,為其所迷,想盡辦法追求,四十三歲結婚。
太太小他二十歲,精明能幹,把陳其寬的畫做成版畫來賣。
b. 東海大學的設計草案,是陳其寬用水墨一個晚上畫出來的,落款寫上「陳其
寬」三個字,被人制止,說這個計畫主持人是貝聿銘。他說,我又不是領貝聿銘的薪水,我是董事會聘僱的。終於名字通通是貝聿銘。陳其寬很委曲。
c. 陳其寬的畫,都是群,多;細部以簡筆,卻各有特色。他且畫出富貴台北的
的熱鬧、俗麗和滄涼。
----
讀慧玲大文之後,我覺得應該報告一下我們今天的相關追蹤。
我拿起桌上漢先生的[築人間],剛好翻到他的巴黎遊記。這種寫法比較平常:Herbert A. Simon說的,在公共圖書館就可以自習的。
玉燕去旁聽漢先生的課。 原本世界都市計畫等,據說改成要學生選一位有作品的建築師來評述, 練習"論述" (DISCOURSE)之寫作。目前約六十學生,漢先生希望四十人以下,這樣改起作業比較不辛苦。
玉燕有機會和漢先生討論這本書,她有許多第一手資訊。不過,我認為他也只是讀者,只一票。
玉燕又說,我應該為那天差勁的牛肉和麵向諸位公開道歉。當然這回與十二月底新北投的,變異太大,不過我總認為,這像讀我錯字多多的書文般,只能說下次改善:我自己下廚。(慧玲:「牛肉麵很好吃啊!沒看到我呼嚕呼嚕吃完一大碗,還加湯,連陳寬仁教授都嘖嘖稱奇。」
夜已深,我經過羅斯福路(從 Paul Celand Abend歸來),風頗大;酒會的酒不好, 甜點到是沒話說。
我拿起桌上漢先生的[築人間],剛好翻到他的巴黎遊記。這種寫法比較平常:Herbert A. Simon說的,在公共圖書館就可以自習的。
玉燕去旁聽漢先生的課。 原本世界都市計畫等,據說改成要學生選一位有作品的建築師來評述, 練習"論述" (DISCOURSE)之寫作。目前約六十學生,漢先生希望四十人以下,這樣改起作業比較不辛苦。
玉燕有機會和漢先生討論這本書,她有許多第一手資訊。不過,我認為他也只是讀者,只一票。
玉燕又說,我應該為那天差勁的牛肉和麵向諸位公開道歉。當然這回與十二月底新北投的,變異太大,不過我總認為,這像讀我錯字多多的書文般,只能說下次改善:我自己下廚。(慧玲:「牛肉麵很好吃啊!沒看到我呼嚕呼嚕吃完一大碗,還加湯,連陳寬仁教授都嘖嘖稱奇。」
夜已深,我經過羅斯福路(從 Paul Celand Abend歸來),風頗大;酒會的酒不好, 甜點到是沒話說。
------
玉燕的報告;
「昨天上午旁聽老漢在城鄉所開的「建築與城市史專論」
一、老漢花了50分鐘經歷介紹:
在國內時嚮往「現代建築」,留學到美國銜接的卻是「現代建築後期」(如Louis Kahn),回到國內這個世界已在談「後現代」。他認為目前走向是「超現代」(歷經後現代,又回到現代,但加上科技,更精確控制環境。如Norman Foster的 London City Hall)。
他提到科博館因是要滿足對現代理性的追求,採用現代建築(感覺他對現代建築比較自在,至於提到超現代等他就覺得自己已經不太了解了)。
中途數度中斷,因提到建築師或建築物,同學都茫然,一問之下,60多名同學,僅有數位是建築背景。
二、後半段談本課程重點:建立建築「論述」的能力(此時氣氛一變,同學們開始攤開筆記認真起來)。上課方式:同學選一位重要建築師的作品和論述課堂報告。
任何的form
giver都要有論述。解釋Why,有「論述」和「理論」。兩者都強調邏輯,這樣才能溝通。然「理論」要有共通性與普遍性,「論述」則自個別性出發。
三、現代主義最重要的精神:Form follow function。以杯子為例討論。(同學較進入狀況了)
四、休息時段,我搶近「認師」。他說他本不想來教書,是老夏一直要他來;這門課的題目也不是他定的,這種怎麼會是「專論」(這是他一貫的調調)。告訴他我剛讀完「情境與心象」,我先說最喜歡的是描述東海學生與他的互動,最能看出他人性的一部分(他表情有些尷尬,不過他好像常出現這種表情);還有時瑋將他的著作逡巡一回,我說這對我和其他讀者都是很好的導覽。他說這本書想寫太多東西了,也太溢美了等等(和時瑋前天講的差不多)。
75歲老學者,課堂上面對兒孫輩的年輕人,過程中不斷詢問聽不聽懂:勸同學退選,旁聽就好,最好只有10位同學,才好評量。休息時間,一位小女生請老漢吃巧克力,他有些不知所措。課堂結束,見到老夏進來,他好似見到親人,才整個人都輕鬆起來。」(慧玲:「本文的現場感很強。經2月15日新書發表會後,讀起來,老漢的拘謹,酸,歷歷如繪。」)
讀了玉燕和慧玲的筆記,可以知道女性功力高強。其實 慧玲他們上回的新書發表會,乃是"之最"。
隔周223,我們就漢先生的四層次之第三、四「文化 歷史」 討論。
----文化與社會
----文化與社會
鍾批評提議將「風水之學」納入建築系課程的說法:究竟要採用「風水之學」百家中的那一家?比較
西方如何研究並利用 A
Pattern Language 方式來解決這問題。
第三周是報告討論 L Kahn
時瑋會後 致 漢清,玉燕:
「非常感謝你們安排的聚會。
好難得與金台,元棻與大家見面。也很高興在當天會中獲得一些寶貴回應。
書寫完後忙著其他事情。書中所寫,已成雲煙過去;幸好有此一會,再回想一下自己做了些什麼,又提醒也許該什麼時候再下功夫增補一些(不敢想下去了)。
漢先生是一位時代性人物。以他為一軸來回顧台灣發展軌跡,我個人收穫不少。
台大找漢先生去上課應很有意思。不過找些CEO來聽他的課或應更有價值?? 」
有作品出版就是勝利。你的「CEO為講習之對象」的建言很對。
其實,我們應支援你在東海開一次通識課給非建築的人了解。你有興趣打破系之建制嗎?請研究一下可行性:我們十月還會搞「戴明紀念演講」……
其實,我們應支援你在東海開一次通識課給非建築的人了解。你有興趣打破系之建制嗎?請研究一下可行性:我們十月還會搞「戴明紀念演講」……
270
漢寶德先生在台大授課
每周學生報告的"建築作品與論述"多為外國名家
我認為這樣容易陷於"洋故紙堆"之中 拾人牙慧
應該討論的主題 是當地的建築
而不是書籍或雜誌中的
沒有看過藝術品真跡
用他的話是 "沒看過風水"
能討論什麼呢
(「漢寶德@台大」
已經在台大城鄉所網頁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