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台大
 夾縫中的日治台灣電影人《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新書發表會暨演講主講:三澤真美惠(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 時間:2012.5.2 (三) ...
 
 
 
 
 
2012高美館第二季城市講堂
101年4月29日(星期日) 14:00-16:00
講題: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
主講人:三澤真美惠/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演講廳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協辦單位:中山大學
 
新聞資料
 
    藝術的多元發展與呈現,豐富了大高雄城市文化的面貌,高美館城市講堂特別與台大出版社合作推出專題講座「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將在4月29日星期日下午2時至4時,邀請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三澤真美惠女士,以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的角度切入探討,歡迎對電影文化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地點為高美館地下樓演講廳。
    日治時期的台灣電影人,在「帝國」日本與「祖國」中國的夾縫間不斷反覆地「交涉」與「跨境」,從電影中尋找 自我表現的場域。他們在殖民地台灣展開的「交涉」,為何無法讓電影製作走向產業化?而跨境後的電影人劉吶鷗為何被視為「漢奸」暗殺?何非光又為何被「忘 卻」?本演講運用各地的檔案史料與日記、書簡、個人訪談等資料,解開台灣-上海-重慶三地間電影周邊的政治性,並循線勾勒出他們的足跡,重新連接起電影史 當中失落的一環。
 
講者簡介:
1964年出生大阪府1987年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後曾任職於出版界,後留學台灣。1999年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200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後期課程學分修畢。
曾任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21世紀COE事業客員研究助手,現為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2006年以〈植民地期台湾人による映画活動の軌跡――交渉と越境のポリティクス〉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術)學位。著作包括《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年)》(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Fireproof Moth: A Missionary in Taiwan's White Terror”


The past is never dead. It's not even past.
William Faulkner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put it in his Requiem for a nun, "The past is not dead. In fact, it's not even past".[1]



Fireproof Moth: A Missionary in Taiwan's White Terror” by Milo L. Thornberry is available in paperback for $14.95.

「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2011年2月在美國出版。台北:允晨 2011


時間:2012年4月14日(六)下午2:00-4:30
地點:台灣國際會館(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25號4樓)
主講:唐培禮 先生
主持:張富美 校長
與談:謝聰敏先生‧張炎憲教授
主辦單位:凱達格蘭學校校友會
 
【關於本書】
當今(在台灣的)美國留學生、傳教士當中,不乏對台灣獨立高度熱衷,並且心甘情願投入者,還以為自己是一群耐燃的撲火飛蛾呢!—休史密(Thomas P. Shoesmith)/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處長
􀀀
這本「回憶錄」,雖是一位美國宣教師的心路歷程,但他親身體驗台灣白色恐怖戒嚴下的生活遭遇,是極難得的歷史見證。
—彭明敏
唐培禮是一位行事低調的美以美教會傳教士,一九六○年代末期到一九七○年初在台灣傳教。台灣人不知道他是彭明敏教授擺脫國民黨魔掌脫出台灣的主要設計人,和默默籌款,暗地救助台灣政治受難者家屬的人權活動者。本書對彌補及平衡台灣歷史有幾點重要意義:第一,它揭露白色恐怖不但有台灣人受害、中國難民受害,也有外國人士受害。第二,它記述美國傳教士對台灣人民爭取民主、人權的奉獻。他們在白色恐怖時代默默行事,這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頁,台灣人不能不知道,更不能遺忘。第三,唐培禮夫婦和其他美國友人,冒極大風險,幫彭明敏教授逃出魔掌,保護了台灣民主與獨立建國運動的重要領袖。—王景弘

這趟深入台灣政治迷宮之旅,讓他體認到台灣人在蔣介石戒嚴下的苦難。基督教衛理公會支持統治台灣的外省政權,也服膺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結果,唐培禮逐漸得痛苦地質疑作為一個獻身耶穌對人類承諾的傳教士,在這當中的道德倫理角色。這本回憶錄應被視為兩個層面的經典文件,其一是身處鎮壓迫害環境下的傳教經驗,另一方面則可說是為更廣泛的政治活動人士而寫。兼具偵探小說的驚悚情節和回憶錄的敘事風格,書中人物的對話因為這些人的性格和當時的環境而尤顯獨特。每一章節都緊緊抓住讀者,深入作者神祕的困境及其友人的恐懼。通篇回憶錄裡,一路連貫著神學和道德論辯,讓故事更顯普世意義。
—柯義耕(Richard C. Kagan)/美國漢姆萊大學(Hamline University)東亞研究榮譽教授
 
【關於作者】
       唐培禮,是個退休神學教育家,牧師與行政主管,現在專職寫作。他在德州北部長大,前後畢業於沃斯堡的德州威斯連學院(Texas Wesleyan College)與達拉斯的南方衛理公會大學柏金斯神學院(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 at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並在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取得宣校與世界宗教神學博士學位。1967年,他在台北的中華語言研習所取得華語合格證書。
        1965年年底,唐培禮與前妻唐秋詩(Judith)奉衛理公會派任到台灣傳教,並在長老教會創辦的台灣神學院擔任教會歷史副教授,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他也是東南亞神學研究所的創始成員。
       抵台初期,唐培禮伉儷先後認識了彭明敏教授和他的學生魏廷朝與謝聰敏,成為至交好友。在彭明敏脫逃出國後隔年,唐培禮伉儷成為傳教士遭到中華民國政府逮捕並驅逐出境的首例。
       回到美國,唐培禮先後任職於紐約的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與喬治亞州的非營利組織Alternatives,並出任首屆艾墨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宣教資源中心主任以及亞特蘭大大學的教派際神學中心(Interdenominational Theological Center)主任。他也在阿拉斯加州和奧瑞岡州擔任牧師。
       離台38年後,唐培禮在2003年應邀,首度回到甫民主化的台灣,以其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的人權工作接受表揚。他在2005年從神職退休,得以開始追求畢生夢想寫小說。到了2009年,他暫停尚未付梓的小說「Not Yet What We Shall Be」一書,先著手撰寫回憶錄,本書「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2011年2月在美國出版。
唐培禮目前和太太康妮(Connie Meugniot Thornberry)和兩條狗,四隻貓共同住在奧瑞岡州。兩人共有五個子女,四個孫子女。

 
【關於譯者】
       賴秀如,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於台灣與香港多家中、英文報紙、廣播電台與通訊社,擔任過記者、編譯、特派員、總台長與總編輯等職務,也分別在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哈佛大學與喬治城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目前為政治大學訪問學者。
       著有:《如何與銀行打交道》,1991年遠流出版;譯有:《黑心帝



【關於作者】
       唐培禮,是個退休神學教育家,牧師與行政主管,現在專職寫作。他在德州北部長大,前後畢業於沃斯堡的德州威斯連學院(Texas Wesleyan College)與達拉斯的南方衛理公會大學柏金斯神學院(Perkins School of Theology at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並在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取得宣校與世界宗教神學博士學位。1967年,他在台北的中華語言研習所取得華語合格證書。
        1965年年底,唐培禮與前妻唐秋詩(Judith)奉衛理公會派任到台灣傳教,並在長老教會創辦的台灣神學院擔任教會歷史副教授,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他也是東南亞神學研究所的創始成員。
       抵台初期,唐培禮伉儷先後認識了彭明敏教授和他的學生魏廷朝與謝聰敏,成為至交好友。在彭明敏脫逃出國後隔年,唐培禮伉儷成為傳教士遭到中華民國政府逮捕並驅逐出境的首例。
       回到美國,唐培禮先後任職於紐約的美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與喬治亞州的非營利組織Alternatives,並出任首屆艾墨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宣教資源中心主任以及亞特蘭大大學的教派際神學中心(Interdenominational Theological Center)主任。他也在阿拉斯加州和奧瑞岡州擔任牧師。
       離台38年後,唐培禮在2003年應邀,首度回到甫民主化的台灣,以其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的人權工作接受表揚。他在2005年從神職退休,得以開始追求畢生夢想寫小說。到了2009年,他暫停尚未付梓的小說「Not Yet What We Shall Be」一書,先著手撰寫回憶錄,本書「撲火飛蛾:一個美國傳教士親歷的台灣白色恐怖」2011年2月在美國出版。
唐培禮目前和太太康妮(Connie Meugniot Thornberry)和兩條狗,四隻貓共同住在奧瑞岡州。兩人共有五個子女,四個孫子女。

 
【關於譯者】
       賴秀如,資深新聞工作者,曾任職於台灣與香港多家中、英文報紙、廣播電台與通訊社,擔任過記者、編譯、特派員、總台長與總編輯等職務,也分別在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哈佛大學與喬治城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目前為政治大學訪問學者。
       著有:《如何與銀行打交道》,1991年遠流出版;譯有:《黑心帝

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

週五音樂會(五)


週五音樂會(五) 地點:懷恩堂 大堂 洽詢電話: 2362-5321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0號〈近捷運公館站〉晚上七點半 ※免費自由入場


4/13 週五音樂會  地點:懷恩堂 大堂 洽詢電話: 2362-5321 


 
2012/04/27 以利亞神劇選粹與聖樂
2012/05/11 斯拉夫音樂欣賞
2012/05/18 宇宙光百人大合唱

2012/02/24 高炳坤與吳亞欣音樂會
2012/03/02 English Romantic英國浪漫詩曲音樂會
2012/03/22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合唱團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四月八日(星期天)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 Claude Levi-Strauss: The Poet in the ...

 參加者
 主人 劉玉燕 鍾漢清
主講 梁永安
助講 林世煜 胡慧玲 陳忠信 梁太太和其愛女
讀書會是盛會 特別感謝永安全家 世煜兄和慧玲 (她可以寫篇訪問梁永安記 記得他每日建立辭彙等之資料庫的努力) 玉燕的好客 還有我們有機會聽陳忠信兄說些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上的諸多斯文掃慘狀 以及馬政府下國家權力過份擴張 侵犯人民和社會的權力  忠信兄一直想重溫全套文星 所以我寫一段送他:

播種者胡適
這篇文章初登文星月刊胡適專集時  胡頌平問胡適之先生的看法
適之先生說以他的年紀讀它 覺得.....(原文省略) 他認為李先生太喜歡借題發揮 這不太好
《憂鬱的熱帶》/ Claude Levi-Strauss/王志明/New York in 1941
紐約的續傳 因為英文版題目缺1977年的"預示與回眸" 讓Anazom的某書評搞混了.....



讀書會通知

Levi's讀書會訂在
四月八日(星期天)
1200-1400 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