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1日 星期四

鍾漢清 詮釋 Why Read the Classics? by Italo Calvino

這是我周四談話的草稿
很可惜 我並沒有把幾篇重要的文章寫出心得
不過草草整理的東西或許可邀些comments.
請參考
hc
詮釋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著《為什麼讀經典》 (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臺北:時報出版, 2005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1923-1985 認為:「重要的是我們之為我們,深化我們與世界、與他人的關係。這個關係可以是關係之所以存在的愛加上轉換的意志力之總合。」

「作家的任務就是做他能力所及之事:對文學創作者而言就是描述、呈現、虛構。」【 60歲,p.280

「主題:鍾漢清先生談 「詮釋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著《為什麼讀經典》 (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臺北:時報出版, 2005 -----文化的 淵博知識系統與自覺的閱讀// /研究、追求。」

時間: 12/01 (周四 ) 13:30~ 14:30

地點:溫州街 64號,明目書社。

說明:這是第二場免費入座的『明目譯壇』(二):現場有茶點招待。原先吳錫德老師建議每月第一週四,請最近有出書或有心得要報導的朋友來分享。 歡迎有興趣分享的朋友聯絡鍾漢清先生 hcsimonl@gmail.com

相關的一些章節之摘要請參考個人新聞台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2adigoxl/

這五六年(或是七八年),我們很多人到這「明目書社」,少說也兩三百次,買過數百本以上的書。過去,許多禁書或未報備的書,我們就是這樣明目張膽地讀。這書目、系統之中或許很少數的(譬如說,幾本大陸翻譯的西方古典名著),與今天要談的有所重疊,那,將是好因緣呀!

約十天前,紐約時報有篇報導說,伊塔羅.卡爾維諾

逝世 20年了,不過他的書每年都還再版。是許多人喜愛的作家(儘管他的粉絲讀的多半為翻譯本)。

我們今天要談的不是他的小說,不是他談他的觀看美國和義大利電影之心得,而是他針愛的經典。他是位喜愛讀書的人。我們可以很容易從他的作品中讀出他的「自敘」。譬如說:

…….最關鍵的問題是我的那些書。我把它們擺在那個貨架上。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書,我才覺得這裡是我的家。 …… 」(伊塔羅.卡爾維諾『煙雲』蕭天佑譯,南京:譯林,2001

甚至於在生前最後一本小說的結尾部分,雖然充滿他對於死亡的沉思,也不忘談讀書。

…..他讀過這本(自認為重要的—HC 注)書以後他的生活變成讀過這本書的人的生活,讀這本書的時間早晚並不重要,而讀這本書以前的生活現在也具有了新的形式 -- 讀這本書所賦予它的新的形式。」(『帕洛瑪爾』--卡爾維諾文集』, p.306。這段從義大利文翻譯,不過很不通,我參考英文翻譯,最後一句「我體會的意思」是:讀了好書會改變整體人生,不只未來將很不同,過去的記憶結構等都可能「再生」)。

以上是我從小說中選出的兩段。更不用說我今天的主題是:

詮釋 伊塔羅.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著《為什麼讀經典》 (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91 ) ,(李桂蜜譯,臺北:時報出版, 2005 -----文化的 淵博知識系統與自覺的閱讀 // /研究、追求。

當然我們讀他的回憶錄,可以了解他的價值觀。我們可以看他怎麼說無政府和共產黨之要旨:「希望生活的真實面能徹底發揮其極限,不受制於體制。」;「世界資源不為濫用,且按現在和未來人類的利益所需,經過組織使其開花結果。」(『巴黎隱士』 p.188

他深信不移的兩信念:「嚮往整體文化。打破各專業間的隔閡,保持整體文化的生氣,包括不同的認知與實踐,而其中各個專業研究的多樣論述還有生產加起來,是我們要學習掌握並依人性發展的人類歷史。(文學正應該介入不同語言中負起居中溝通的工作。)」

「嚮往:政治鬥爭及文化(還有文學)相結合成一個新的領導階級。(或單只是一個階級,如果階級純指有階級意識,如馬克斯所說。我的一切努力及今後努力的方向是為了:看到新的領導階級成形,為它得以留下標記、足跡盡一份心力。)」(『巴黎隱士』, p.200

我們也可以了解,影響他寫作的作家和作品,絕對遠遠多於我們要談的選集為什麼讀經典? 》所含蓋的;『為什麼讀經典? 是一篇1981的文章, 作者對於經典之界定,採取 定義層層疊疊、環環相扣的由淺入深之寫法
此外, 我們可以在其自述中,瞭解他熟悉本書中未提的作品,例如J. Verne等人之作品(『巴黎隱士』, p.217)。 RLS 剛出道時( 1882 寫過一本『人與書散論』( Familiar Studies of Men and Books) 和先前的"VIRGINIBUS PUERISQUE"等 奠定了他作為文人的聲譽)。 Calvino 喜歡它(雖然它所提的人都非Calvino 的經典作家)。不過,這在比較學術的書,諸如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等,都不提它。
記得在2005 11 8 日,看到書局中有李家同先生剛出版的『李伯伯最喜愛讀的40本書』。將它翻讀一下,發現其中幾乎沒一本與我們要談的相同。不亦快栽!因為我認為讀書是個人的事業,所以每人要界定自己的經典。

為什麼讀經典?》或許是卡爾維諾作為「瘋狂的讀者」所選的書單 -- 其實,它是由後人將他比較精彩的書籍介紹、評論選出的。又, 請記著 1981 那年他58歲。他是文學家,與 李家同對照起來,或許很不同,最大的是語言文化差異很大,相同的是外國書都佔很高的比例 。我猜他通義大利文、法文、英文、拉丁文(?)

本書「給斯湯達爾《巴馬修道院》新讀者的指南」( Guide for New Readers of Stendhal's Charterhouse )中開篇說的:所有的電視、電影、讀者等數量統計都不比讀了《巴馬修道院》的前幾章所受的感動,因而會使讀者認為以後讀的小說 都要用它來當評審的基準。

關於斯湯達爾,本書選兩篇。這數量,與他喜愛的 亞里奧斯托之《瘋狂奧蘭多》相同。不過有讀者問它們對他的影響,他只是給讀者一些他讀亞里奧斯托之八行詩的選樣之「 讀者指南」。 hc 案:八行詩 octave 14 行商賴體的前八行通常以abbaabba 押韻

關於本書,他太太埃斯特.卡爾維諾( Esther Calvino)在書中說的話可參考:「……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卡爾維諾對於『他的』經典作家所寫的大部分評論與文章:這些是在他生命的不同階段,對他意義最重大的作家、詩人與科學家。在二十世紀的作家部分,卡爾維諾將優先權給予了他特別尊敬的作家與詩人。」

不巧的是, 詩人之欣賞是屬於另一類,它們的作品之美,不讀原文很難體會。換句話說,我們比較難從他談詩來欣賞諸如「奧蘭多之結構」等等。此外, 對於我們最困難的,也許是他談義大利本身的經典,因為我們多半相當陌生。

我原說要詮釋 《為什麼讀經典》 ,兼談他在西方文化的 淵博知識系統 其實,正確地說,本書內容為(義大利與他之)文化的 淵博知識系統 --- 所謂系統,一指各篇中多交互指涉的相關作品,譬如說,在他 談馬克吐溫《敗壞海德雷鎮的人》,其實是談他三篇與「金錢 - 夢想」相關的小說這樣無疑會對於翻譯者形成一大挑戰,因為果不懂得它們的故事大要,而光是從 Calvino 很精簡的話來翻譯它們,很容易誤解。

,我為什麼要說「自覺的閱讀 / / / 研究、追求」呢:如前述,這些作品牽涉很廣,而讀它們要有幾種文化上的自覺。這本書,在原文的編輯或許可以討論(反而著作年代越久的、本國的,擺在後頭):又,中文翻譯加了些編者之注,與翻譯者之注互別苗頭,造成些錯誤。至於翻譯,也很可以談,英文版說,有些篇是「再譯」,而我們是從英文轉譯 ---我可能寫了十幾篇簡短的翻譯小評放在 Simon University 上頭 【底下之目錄中有*記號】附超連結。

這本書所收的文章,有些是義大利文本的序言所以我們從某一意義而言,可以說它是類似: A Book of Prefaces (這A Book of Prefaces 有幾人用過如 H. L. Mencken 's 1917 collection of essays criticizing American culture, authors, and movements. )--約一半,目錄中以【 義大利文版前言 】表示。

我參考英文本的 Publisher's Note -- 這是交待原文出處,中譯本或許以為每篇末已注年份,所以從缺),整理出本書說明:

【說明:「 Xenophon's Anabasis 1978 19 (6) 色諾芬的《長征記》」-- 表示 Xenophon's Anabasis 色諾芬的《長征記》,原文寫於 1978年英文本從 19頁開始 ( 文長 6)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vii

Preface

翻譯一貫 兩次讀到 conte philosophique

1 (2)

Why Read the Classics? 1981 (8) 為什麼讀經典?

初讀 I. Calvino 名文「為什麼讀經典?」/ 「筆記馬拉美、于斯曼、 Kristeva

The Odysseys Within The Odyssey 1981 (8) 《奧德賽》中的奧德賽

初讀卡爾維諾( I. Calvino )『為什麼讀經典』之《奧德賽》

/

關於《奧德賽》之 four winds 和其他

Xenophon's Anabasis 1978 19 (6) 色諾芬的《長征記》【義大利文版導言】

從《為什麼讀經典》找記憶中的《長征記》

Ovid and Universal Contiguity 197925 (12) 歐維德與宇宙親近性【義大利文版前言】


I. Calvino《為什麼讀經典》中的『變形記』之變形記』

The Sky, Man, the Elephant 1982 37 (10) 天空、人類、大象【義大利文版前言】

『『博物誌』一小段之翻譯筆記』

Nezami's Seven Princesses 1982 47 (6) 納紮米的七公主


初讀Nezami's Seven Princesses

Tirant lo Blanc 1985 53 (6) 白騎士悌朗德【西班牙書籍千年 紐約展覽】

伊塔羅.卡爾維諾『白騎士悌朗德』 翻譯的問題

The Structure of the Orlando Furioso 197459 (10) 《瘋狂奧蘭多》的結構【 500周年生日廣播稿】

Brief Anthology of Octaves from Ariosto 197569 (8) 亞裏奧斯托八行詩選

Gerolamo Cardano 197677 (6) 傑洛拉莫卡達諾【1501–76, 義大利醫生兼數學家.

The Book of Nature in Galileo 198583 (8) 伽利略的自然之書【原文為法文】

Cyrano on the Moon 1982 91 (6) 西哈諾在月球

Journal of Mercantile Virtues Robinson Crusoe 1957 97 (6) 《魯賓遜漂流記》,商業美德日記

* Candide, or Concerning Narrative Rapidity 1974103(4) 《憨第德》,或是關於敘事的快【義大利文版前言,有名家 Paul Klee之插圖】


『從《老實人》的 cultivate our garden 說起』

Denis Diderot, Jacques le Fataliste 1984 107(6) 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克》

Giammaria Ortes 1984113(6) 嘉瑪利亞 歐特斯【導言】

Knowledge as Dust-Cloud in Stendhal 1982 119(12) 斯湯達爾作品中的知識如塵雲

Guide for New Readers of Stendhal's Charterhouse 1982 131(8) 給斯湯達爾《巴馬修道院》新讀者的指南

The City as Novel in Balzac 198139(6) 巴爾紮克作品中的城市如小說【 Ferragus義大利文版前言】

(這篇翻譯有幾點可參考和問題: The City 其實就是巴黎;....)_

Our Mutual Friend Charles Dickens 1982 145(6) 狄更斯,《我們相互的朋友》


「大戰『狄更斯』三百回合」之一:記倫敦

Trois Contes Gustave Flaubert 1980 151(4) 福樓拜的《三則寓言》

Two Hussars Leo Tolstoy 1973155(4) 托爾斯泰,《雙騎兵》【義大利文版前言】

讀卡爾維諾( Italo Calvino )談托爾斯泰『雙騎兵』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Mark Twain 1972 159(6) 馬克吐溫,《敗壞海德雷鎮的人》【義大利文版前言】

Daisy Miller Henry James 1971165(4) 亨利詹姆斯,《黛西 米勒》【義大利文版前言】

* The Pavilion on the Links Robert Louis Stevenson 1973 169(4) 史蒂文生,〈沙丘上的涼亭〉【義大利文版前言】

Calvino 序羅伯特· 史蒂文生〈沙丘上的涼亭〉

*Conrad's Captains 1954173(6) 康拉德的船長【逝世 30周年紀念】


『我所知道的(一些)「康拉德的鑑長群像」(Conrad's Captains )典故』

Pasternak and the Revolution 1958179(18) 巴斯特納克與革命

* (Carlo Emilio Gadda) The World is an Artichoke 1963 197(4) 世界是一顆朝鮮薊【這篇應國際出版家獎得演講詞原文為法文】

我所不知道的 Gadda

Carlo Emilio Gadda the Pasticciaccio 1984201(8) 加達,《梅魯拉納大街上的慘案》【應美國出版者要求寫平裝翻譯本之導論】

* `Forse un mattino andando' Eugenio Montal 1976 209(10) 蒙塔萊,〈或許在一天早晨〉


『詩的翻譯與騙局:蒙塔萊:〈或許在一天早晨〉』

『我的「忙踏雷」( Eugenio Montale )的一天』

* Montale's Cliff 1981 219(4) 蒙塔萊的懸崖

Hemingway and Ourselves 1954 223(8) 海明威與我們

Francis Ponge 1979231(6) 法蘭西斯彭日【80 歲慶祝文】

* Jorge Luis Borges 1984237(8) 波赫士【歡迎訪義大利文】


書緣:『書鏡中人:波赫士的文學人生』一句

The Philosophy of Raymond Queneau 1981 245(16) 格諾的哲學【Batons……義大利文版前言】

Pavese and Human Sacrifice 1966261(4) 帕韋澤與活人獻祭

Publisher's Note 265(4) --這是交待原文出處,中譯本缺

(Publisher's Notes ,解釋各篇的寫作背景(譬如說,生日慶等等,如阿瑞奧斯多(名著 Orlando Furioso 作者)和他當代名詩人Montale80 歲生日。)和它們在義大利文刊登資料(有兩三篇從法文轉譯回去)。由於其中 35 篇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義大利本的「序言」,而我們是否可由此說,它們是Calvino 當時閱讀的重點,我認為這這有待澄清。)

Index 269 中譯本缺索引 -- 這是個大缺點 因為讓讀者無法了解作者所採取的多重指涉方式。譬如說,他在幾篇文章中提到Flaubert和 Dante等人,而後者是義大利文學的奠基人--Calvino 歡迎並感謝 Borges對於 Dante 的研究

本書談到義大利文學經典《瘋狂奧蘭多》(其結構『』和『詩選』) 500周年生日廣播稿】,這故事,正是為他的 [1973:1976] [C] 『諸命運交織的城堡』(The Castle of Crossed Destinies )的敘述主幹;Calvino 又從Borges的詩作中了解它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故事代表,與東方的一千零一夜的角逐。又譬如說,『神曲』是義大利文的經典,沒有專文談它,不過談了一細節。各篇之間或許也可以形成(西方各國、歷代)的文化傳承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