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也有遺憾之感。民雄「出產」了戰後台灣新詩史上不可或缺的詩人渡也,原以為在街角、在他童年走過的某個地方,可以看到他的詩,銘刻於潔淨、單純、素樸的石碑上,一如我曾去過的北海道釧路,只因詩人石川啄木曾在此住過七十六天,就有二十五個詩碑,靜默地站在街道、公園和港口邊,標誌詩人的存在以及城市的榮光。期望有那麼一天,我再來民雄,是因為能和渡也的詩打聲招呼。 向陽── 《在民雄看到美》 2016/08/15《聯合報》聯合副刊
張深切的《記范烈士本梁》,頗感人。這篇可能花不少力氣,所以到1946.12.27 才刊登於和平日報。
文末引范烈士的日文 (張深切自譯)、漢詩各一首:
人類可滅也,大地可沉也,吾志不可奪也。
立志男兒要克難 不干荊棘萬重山
思想武器同爭戰 死筆誰言遜死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范本梁(1897年-1945年),是台灣的無政府主義提倡者與社會運動家。嘉義市人。字牛,又號鐵牛,並且使用筆名如一洗、能鳴者等。
范本梁早年留學日本,1919年進入東京的青山學院就讀,之後轉入茨城縣的土浦中學,最後畢業於上智大學。范本梁在就讀上智大學期間受到日本無政府主義者大杉榮的影響,而對無政府主義產生興趣;1922年8月范本梁前赴北京大學哲學系旁聽,並且組織北京安社;1924年與廈門人許地山成立新台灣安社,創辦《新臺灣》雜誌,范本梁並出任主編,鼓吹台灣人應以暴力革命手段暗殺台灣總督、官吏、爪牙、資本家,成為往後台灣無政府主義者的先驅。
1926年范本梁由於觸犯治安維持法被逮捕,而被判刑五年;1931年滿洲事變時再度以觸犯治安維持法被捕判刑十五年,於1945年病死獄中。
~~~~~
楊逵
1934年30歲
......經何集壁介紹而認識張深切,擔任臺灣文藝連盟機關誌《臺灣文藝》編集委員,負責日文版編輯,月薪十五元。
1935年
不滿張星建干預《臺灣文藝》編輯....爭論一時。
11月,創立臺灣新文學社。12月出刊《臺灣新文學》。
1936年
8月《臺灣文藝》發行第二卷七、八期,不得已停刊。臺灣文藝連盟也被強制解散。
~~~~~
讀賴和全集 (這是李南衡整理的)中談台中一中罷課之評論 竟然看不懂
楊逵從台灣文藝脫離的刊物 賴和轉投討
看民視之{賴和} 唸詩用台語 許多訪問者用國語很不協調 內容也不過如此
李南衡說林衡道告密賴和是共產黨同路人 從忠烈祠取出
~~~~~
吳新榮人格平衡發展 了不起
《 吳新榮日記》 (戰前)
1935.8.11 參加台灣文藝聯盟 創會
8.12 台中地理優勢 人才輩出 所以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的地方
1935.11.16楊逵來訪 新文學社非文藝聯盟的對立
1935.8.11 參加台灣文藝聯盟 創會
8.12 台中地理優勢 人才輩出 所以文化運動政治運動的地方
1935.11.16楊逵來訪 新文學社非文藝聯盟的對立
地方: 台中張深切家 台中民眾旅社 集賢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